高考地理知识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6:37: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院士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材料二?水稻喜水、热,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水稻单产很高。
材料三?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
(1)读图(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有??。(2分)
(2)读图(2)、图(3),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有:(6分)
①气候方面:?
②地形方面:?
③社会经济:?
(3)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原因是?
?,应采取的措施是?。(3分)
(4)读图(2)可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西部降水较东部丰沛,其主要原因是本地区夏季盛行?风。(1分)


参考答案:
(1)东亚、东南亚、南亚
(2)①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
②多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3)旱涝灾害频繁?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利工程
(4)西南季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②④
I.内蒙古高原
G.珠江三角洲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1.根据气候特征可知,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乳蓄业。选择D项。
2.乳蓄业的区位因素有:(1)自然因素是气候温和,多雨多雾,光照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2)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需求大。市场广阔。选择A项。
3.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农业区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A.古巴甘蔗园
B.美国的棉花带
C.印度黄麻产区
D.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生态农业的含义可知,保持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农业,所以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属于生态农业。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水稻种植业的自然因素是
A.人口众多
B.高温多雨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小题2: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南美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
小题3: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小题1:注意“自然条件”;
小题2:图示反映,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亚洲;
小题3:“超级高产杂交水稻”属于培养良种,利于提高单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 青海?江苏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减少。?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本题解析:通过两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结合主导农业部门,可以分析出,甲省为江苏省,乙为青海省。(1)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为从西宁到兰州的兰青线,从兰州到连云港的陇海线,方向是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逐渐增多。(2)从图9可以看出两省耕地面积都在缩小,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减少了约150单位,变化率为150/650=23%,而青海省减少了约225个单位,变化率为225/5000=4.5%,可见,变化绝对量大的是青海省,变化率大的是江苏省。(3)江苏省位于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众多的人口迁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占用了大量耕地,而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耕地面积减少了,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4)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适宜发展种植业、渔业和以粮食为饲料的养殖业。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降水少,渔业比重小,农业特点是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