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人口与城市》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6:36: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1.若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2.图中反映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的是3.图中四个点中可能反映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的4.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①
G.②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育率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读图④点人口出生率约3.3%;死亡率约3.1%;自然增长率约0.2%
3.注意是我国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低—低—低”模式
4.结合世界人口发展模式转变图,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部族战争
C.自然灾害
D.开发资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卢旺达因内战而导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为战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以下各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2.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3.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E.尼日利亚
F.印度
G.泰国  
H.日本
I.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G.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目前Y国少年儿童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目前类似于Y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X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青少年幼儿比重大。Y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一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黑河腾冲线2.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西侧生态环境脆弱
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
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
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
A.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
B.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
C.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
D.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E.①②
F.②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西部和横断山脉,地势陡峭,起伏大,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克拉山—冈底斯山,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的大城市集中分布东部平原地区,故D
2.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此线的东部,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但由于季风的影响,东部的旱涝灾害、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西部由于自然环境的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密度稀疏,故选C。
考点:考查人口的合理容量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据此回答问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E.aF.c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木桶效应”取决于最短板,根据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 500,正确答案选D。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大约为13亿,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为8-9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为16亿左右,三者的关系是b<a<c。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木桶效应”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