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33:59
1、单选题 下图为“某月沿0 °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 ~3题。
?
1.上述“某月”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大西洋西部盐度(‰)随纬度的垂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大西洋西部40°N附近海区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表层等盐度线密集,主要是因为其地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交汇处(填洋流名称。
(3)大西洋分别属于______大板块(填数字)。海岭是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可以推断,斯科舍海岭两侧岩石的年龄比中间______。
(4)B海域以西的大陆东岸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试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2)巴西暖流;西风漂流
(3)4;生长;老
(4)地处低纬度,全年气温高;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月1日、2月1日和3月1日三条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反映了气候变化的2.影响3月1日、4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江浙一带位置偏南的因素是3.6月份油菜开花的分布区域接近
A.高低纬度差异
B.距海远近差异
C.海拔高度差异
D.非地带性
E.丘陵山地分布
F.海陆热力性质
G.沿岸暖流影响
H.播种时间差异
I.干旱和半干旱区过渡地带
G.农业和牧业交错过渡地带
暖温带与中温带过渡地带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形可知1月1日、2月1日和3月1日三条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东西延伸且依次向北,说明影响油菜开花日期的早晚主要是由热量(气温)决定的,气温的南北不同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选项A正确。
2.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江浙一带受海洋影响较大,导致3、4月份该地气温较同纬度的大陆低些,油菜开花日期较同纬度的大陆晚一些,花期等值线在该处向南弯曲。选项B正确。
3.6月份油菜开花的分布区域应该位于图中油菜花期6月1日等值线和7月1日等值线之间,从图中可知应为我国传统农业和牧业过渡地带,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地图判读;我国的主要地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游客被困在如下图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9题。
小题1:图中C处陡崖最大高度可能为?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小题2:图3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线观测到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计算即可。
小题2:泥石流顺着山谷而下,故应沿山坡向上跑,即②线正确。
小题3:连接H到ABCD各点,中间没有地形凸起,且图示H到B地形上陡下缓,故视线能直接看到。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甲地与乙地纬度仅相差2°,但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3分)
(2)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并指出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5分)
(3)至少说出4种图示区域发展工业可使用的优势原料和对应的主要工业部门。(3分)
参考答案:(11分)
(1)原因:①甲地的纬度略高;②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③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或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3分)
(2)甲地农业生产特点:①以畜牧业为主,主要靠天然放牧,生产模式粗放;②产品主要满足自给等。(2分)
乙地周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③土壤盐碱化(多沼泽地)等。(3分)
(3)自然资源:油气—石油工业;煤炭—煤炭工业、煤化工业;森林—木材加工;农业:亚麻—纺织工业;甜菜—制糖工业;畜产品—畜产品加工工业等。(任答对3点得3分)
本题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乙地位于松嫩平原。两地虽纬度仅相差2°但气温差异却很大。主要是因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再者甲地靠近蒙古高压中心(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且比甲地距蒙古高压远,受冬季风影响小。
第(2)题,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气温较低;再者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植被以草原为主。这些决定了甲地以畜牧业为主。我国牧区主要靠天然放牧,生产模式粗放;牧区畜牧业产品除销售外主要满足自给。乙地位于松嫩平原,由于该地纬度高、太阳辐射强度弱,蒸发弱,造成该地热量不足、地表多沼泽地。同时该地又处于温带季风区,夏季风的强弱不同,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第(3)题,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种丰富。当地主要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资源,对应的产业有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煤化工业、木材加工;主要农作物有亚麻、甜菜、畜产品等。对应的产业有纺织工业、制糖工业、畜产品加工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范围广。主要考查东北局部区域的气候差异、工农业生产状况。学生需全面掌握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点,同是需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