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6:31: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一典范。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海南商品大集”上,海南火山香米俏销的局面让生产商措手不及,每斤16元的高价也没有挡住消费者购买的热情,生产商不得不紧急从海南空运新货。
(1)东北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大米质地优良、商品率高,请分析其原因。?
(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前者,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后者)(4分)[
(3)材料表明,海南现在也能生产出优质大米,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但与东北地区相比,海南要做大做强有机大米产业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同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
(2)东北大米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黑土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答出其中一点可得2分。)东北大米商品率高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耕地面积广大,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国营农场集中;专业化程度高;交通运输便利。(只要答出一点可得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技术与土壤。(或答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亦可给分。)(2分)?耕地面积小,地块分散,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水稻种植业。
(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分析。(注意没有共同优势的不分析)。
(2)东北大米质量优主要是由于光照较强,温差大,由于是由于热量不如南方,故生产期长;且黑土肥沃等方面分析。商品率高主要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且机械化水平高。
(3)材料二反映了技术和土壤对农业的影响。海南岛以山地丘陵为主,故平原面积小,不利于种植业的大规模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由于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故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产业活动的“瓶颈”是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表为四种农产品产销资料,假若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农作物,其产品全部供应其中心城市, 据此回答问题。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2
生产成本(元/kg)
2.5
2
0.8
0.4
运费率(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公顷)
20
15
4
10
小题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如果该地距离中心城市1KM,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
B.花卉
C.甘蔗
D.蔬菜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布局。
小题1:从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甘蔗的信息看,应为珠江三角洲区。
小题1: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单产量×(市场价格一生产成本一运费率×运输距离),据此可以算得当运距为1公里时,四种农作物的经济收益分别为:花卉40元,蔬菜10.5元,稻米4.76元,甘蔗5.9元,所以最适合种花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2分)2014年中国将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共同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越冬低温状况是其生长?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平原地区,我国通过育种、选择有利地形等措施,将其种植区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胶是制造轮胎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给率已不足20%,为此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图1为东盟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图2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1)图1中甲国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该国橡胶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图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种植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而东坡的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地形中。从西坡或东坡选择其一,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4)说明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对于东盟国家的积极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光热充足(高温);降水丰沛(多雨),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2)西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山腰部位降水丰富;选择在阳坡并放宽行距,热量条件较好,且可以充分利用光照。
或东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大,选择马蹄形地形且北部有屏障可以阻挡冷空气;选择向南开阔,光照条件较好。
(3)我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天然橡胶的需求与生产相比缺口较大);东盟国家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政府政策的支持。
(4)增加国家税收,提高胶农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吸取中国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升级。


本题解析:
(1)甲国是泰国,处在湄南河平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橡胶对水热要求较高。
(2)橡胶对水热要求较高。乙地处在南亚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西坡为迎风坡;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吹来,东坡首当其冲,降温明显,所以,橡胶要种植在北部有屏障处。
(3)我国热带气候区较小,橡胶生产少,供需矛盾突出;橡胶生产需要劳动力较多,东南亚劳动力充足且工资水平低,并且地价较低,都是其发展橡胶生产的优势。
(4)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中国主要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东盟国家橡胶产业的升级。东南亚的橡胶生产产业链增长,可以提高胶农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丰富的森林资源
D、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
2、F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丰富的森林资源
D、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
3、与F区域农业发展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地区经济合作
D、国际局势多极化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