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7-03 06:29: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湄公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写出“浮稻”所反映湄公河的水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形成原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的。
(2)河流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大;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本题解析:
(1)图示区是东南亚,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作用和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了山河相间的地形特征。
(2)根据题目,浮稻是可随水位涨落漂浮的稻谷。该地种植浮稻,是因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湿地和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8~19题。
小题1: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2: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08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湿地和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第18题,④防风固沙是森林才能起到的作用,湿地不具有此功能;错误。
小题2:第19题,注意题目要求善待“森林”,故②④不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施行。这将从法律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题。
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地热、天然气
D.核电、生物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自然资源按其自我再生能力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只有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煤炭、天然气和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分类,注意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答出4项或以上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