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26:39
1、单选题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④热带地区?
⑤两极地区?⑥草原牧区?
⑦高山地区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⑧太阳活动4.东胜、准格尔附近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
E.①②③④
F.①②③④⑥⑦
G.①③⑤⑦
H.①②③
I.①②⑤⑥⑦
G.②③④⑤⑥
③④⑤⑥⑦
④⑤⑥⑦⑧
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工矿开发
水资源利用不当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4.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土地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符合的是A项
2.土地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热带地区、草原牧区、高山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选择B项。
3.荒漠化形成是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所以符合的是A项。
4.东胜、准格尔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是工矿开发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2--27为我国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单位:万平方千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垦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各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B.本区的林地有巨大开发潜力
C.荒地中的沼泽地应停止开垦
D.应尽快将所有的荒地开垦为农田
小题2:
该垦区的农业发展优势是?
A.劳动力充足
B.动物资源丰富
C.光热水资源丰富
D.土地资源丰富
小题3:该垦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是?
A.种植双季稻
B.发展畜牧业
C.栽种果树
D.种植大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小题1:根据图示的土地利用状况反映,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而林地、草地等比重低,故A项错误。黑龙江林区已经出现过度采伐严重的问题,故B项错误。沼泽的过度围垦导致的其湿地的生态功能大大降低,故应加强对该地区湿地的保护,C项正确。
小题2:黑龙江地处纬度高,气候较寒冷,人口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最大的优势的平原面积广阔,地广人稀,且黑土肥沃,利用农业生产。
小题3:双季稻适宜在南方地区发展,而黑龙江热量不足,不能种植双季稻;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种植业,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图7为云南省区域图。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是当地人民利用自然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材料二: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其主产区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带,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面积广。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它以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斐声中外,产品畅销国内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1)云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四季如春的原因?
?。(6分)
(2)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巨大,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当地农民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4分)
(3)分析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区位优势。(8分)
(4)从2010年到2013年,云南连续四年出现严重干旱,红河哈尼梯田却没有受到大旱的影响,试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二(2分)?纬度低,海拔高(4分)
(2)地形(2分)?保持水土(2分)
(3)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水分充足,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种植面积很广,原料丰富;普洱茶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加工经验丰富;国际知名度高,市场广阔。(每点2分,任意答四点得8分)
(4)红河哈尼地处低纬,气温高,河坝、峡谷的河水常年蒸发;河水蒸发旺盛,加上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水汽充足;受地形影响,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或遇到高山低温的冷空气)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灌溉梯田。(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根据所学地势阶梯的划分:云南位于横断山以东,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昆明虽然位于低纬度地区,但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使昆明的气候比同纬度平原地区的城市要好,四季如春。
山体中坡度较小的部位可以开垦成梯田;当地农民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又获得了经济收入。
茶属于农业。因此本题只要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历史、经验、市场、政策等)两方面展开叙述即可。
首先弄清思路:先是水汽来源丰富(河水蒸发、植物蒸腾、),然后是降水媒介(山地影响),最后是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各区县特色农产品收入的分布(%)
材料二;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1)北京市各区县特色农产品地区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北京市在城市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城市化发展对该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利于发展该地特色农业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的发掘和筛选,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归类建档B、优化本地特色农产品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C、大力发展生态型的特色农产品,使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D、进行豪华包装,提高产品价值E、近郊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远郊发展养殖、蔬菜生产
参考答案:(1)靠近中心城区少,远郊多
(2)延长中心发展轴;建立了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发展卫星城。
(3)地价上升,生产成本增加;种植特色农产品的耕地面积减少;利于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投入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增加,有利于树立特色农产品的品牌。
(4)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农业景观图,读图完成1 ~2 题。
1.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
A.降低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
B.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
C.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D.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2.图示农业技术在下列四个地区,作用最大的是?
[?]
A.马来西亚?
B.广东省?
C.浙江省?
D.河北省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