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6:25: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向外迁始于? (  )。
A.1985年
B.1995年
C.2000年
D.2005年
小题2:导致Ⅲ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C.产品质量的提升
D.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2000年以前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2000年以后比重开始下降,说明该产业已开始向外迁移。选项C正确。
小题2:Ⅲ区表示河北和山东,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其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在增加,原因不可能是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因西部大开发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经济起促进和推动作用。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题。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
E.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F.人类活动
G.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H.气候变异
I.过度放牧
G.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这就导致了地貌上是以沙漠和戈壁为主,地表存在着大量的沙源,正是因为气候干旱,所以其植被稀少,加上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西北风),为荒漠向东向南的扩展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条件。
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只是起到了较小的作用(大约10%左右),真正起决定作用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过程中第一大人为因素则是过度打住樵采,因为西北地区本身气候干旱,植被就稀少,人们为了解决其生活用能问题就大量砍伐本来就极其稀少的植被,这无疑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
考点: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并且要明白自然因素在土地的荒漠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为因素,特别是在三个过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试题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太在,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拉萨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区划。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纳入国家规划。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东营市是一个因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城市,在距离城市中心东南13千米处,有一片位于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千米。
材料三?调水调沙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2011年6月21日开始,黄河小浪底枢纽逐渐增加下泄水流量,至6月23日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并连续泄放至6月30日左右。
< 返回
找到相关图片(共张)
未找到相关图片
(1)简述黄河从A到B段水文特征。(3分)
(2)根据材料,分析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区位优势。(4分)
(3)黄河实施调水调沙对下游地区产生哪些影响?(6分)


参考答案:(1)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3分)
(2)优势:大片廉价盐碱地;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近黄河水源地;海陆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答出4点即可,4分)
(3)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冲刷,泄洪能力得到提高;所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形成新淤地,湿地面积增加;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海岸线不断被侵蚀后退的状况得以扭转。(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的地势特征为2.关于图中水库
A.东南高西北低
B.南高北低
C.北高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E.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取水地       
F.夏季蓄水水位达最高
G.水质较差,需经特殊净化后使用    
H.图中输水工程是为缓解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的问题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的经纬网信息和省区轮廓可以判断,该省区为湖北,图中河流应为长江和支流——汉江,汉江由北向南汇入长江,当地的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故选C。
2.图中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的蓄水池;丹江口水库的蓄水季节应在夏秋,秋季蓄水水位达到最高。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