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6:22: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如图)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据此回答25~26题。

小题1: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此季节(? )
A.工程计划安排
B.气温相对较低
C.鱼类的洄游期
D.河流流量较小
小题2:该水电站建设对水库库区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A.降水变率增大
B.水质变差
C.水土流失加剧
D.地震频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电站建设。水电站截流需要阻挡水流,故选在河流水位最低的时候,12月为长江枯水期,河流流量小,利于截流。水电站建设使库区的水流流速减缓,则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 。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示意中,④所表示的是

A.毁林开荒
B.人口增加
C.土质疏松
D.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的生态环境各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分析,④由于水土流失而导致,进而导致了粮食单产下降,故判断为土壤肥力下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图示的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合图示的因果关系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小题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湿地破坏后,气温年较差变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变大。
小题2:该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当地主要的湿地类型为沼泽地,三江平原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开发湿地,扩大耕地。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利用湿地的生态功能判断,并了解我国主要湿地的开发问题,还可结合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原因、湿地破坏的危害和治理等内容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填表题  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按相关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

A、河流干涸
B、老鼠天敌减少
C、全球变暖
D、过度放牧
E、土壤水分条件恶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开发新能源取代煤炭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④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