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20:25
1、单选题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以及乱砍乱伐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温室效应,气候变暖,A错误。沙尘暴的“降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尘”会导致土地沙化,B正确。沙尘物质多呈碱性,不会引起地表水体酸化,水体酸化是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C错误。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D错误。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雷暴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美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图4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3分)
⑵图中字母A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并分析该地与附近地区雷暴次数发生差异的原因。(6分)
⑶图中显示美国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半岛,试分析其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分)
⑵50<A<70(2分) A处比附近地区出现雷暴次数多,主要是受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气流抬升,有利于雷暴形成。(4分)?
⑶纬度低,蒸发旺盛,对流显著;半岛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飓风活动频繁;半岛周围水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来自墨西哥湾与大西洋的气流在此相遇,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等。(任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参考答案:
甲为平原(2分)乙为山地(2分)甲地区:修建排水、蓄水、堤防等水利工程,疏浚湖泊,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乙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建护坡工程,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任答三点给6分,但甲、乙各至少一点。)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地区,所以主要地形是平原。乙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等。主要地形是高原山地。甲平原地区,应修建排水、蓄水、堤防等水利工程,疏浚湖泊,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乙山地地区,海拔高,在迎风坡地带对气流抬升强烈,降水较多。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应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建护坡工程,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以抗为主,防救结合
C.以救为主,防抗结合
D.以救为主,防抗救结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防为主,才能最大幅度的降低伤亡和经济损失。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抓住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即可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11次。
请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其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共计8分)
参考答案: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
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
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