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6:20: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正常年份,七、八月份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A.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B.华北、东北降水增加
C.雨带撤回长江以南
D.雨带滞留在华南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正常年份,7、8月雨带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北方雨季开始,长江流域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地区。
小题1:结合周边的地理事物判断,甲表示长江三角洲,乙表示珠三角。
小题2:两地都河湖众多,故发展淡水养殖,正确。B项,甲表示长江三角洲不是甘蔗产区,错误。C两地都不是甜菜产区,错误。D环境污染严重,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由于?的分布不均和?不平衡,要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性。(3分)
(2)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4分)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⑴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开放(3分)
⑵ 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排放,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分)
⑶ 缓解能源紧缺矛盾;增加能源进口多元化;摆脱马六甲之困;能源运输更加安全;良好的睦邻关系,使得能源供给更加稳定。(任答4点,4分)
⑷ 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降水多,河流径流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分)
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任两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布不平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开放性。
(2)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影响主要是缓解上海能源短缺现象,改善上海大气质量。
(3)缓解能源供需矛盾,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
(4)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发,河流径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元)
东部
59
41. 1
10. 089
中部
27
35. 7
5. 407
西部
13
23. 2
4. 217
小题1: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速度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
小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小题3:分别写出三个经济地带最显著的一个区位优势和一个劣势
东:
中:
西:


参考答案:
小题1:东大于中大于西?东大于中大于西
小题1:有所扩大
小题1:东部地带:①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②技术水平高;③农业发达;④交通发达;⑤能源、原材料不足。
中部地带:①能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牧业发达;④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⑤内河航运发达⑥水土流失严重等
西部地带:①水力资源丰富;②能源、矿产资源丰富;③旅游资源丰富;④工业基础薄弱;⑤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
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扩大。
小题1:本题根据地理位置,从能源,市场,交通,科技,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材料二:“丝绸之路”地图

小题1:如果游客冬春季节到敦煌旅游要注意防范__________天气。
小题2:“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敦煌石窟面对黄金周期间急剧增多的旅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简析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小题3:结合材料一、二,综合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参考答案:
小题1:寒潮(或大风降温)、沙尘暴
小题1:①保持风景区的环境质量;②保障旅游质量。
小题1:优势: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
缺点: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地处偏僻,通达性差;处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窟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地理。
小题1:冬春季节,为沙尘暴多发时期,且地处纬度较高,冬春季节的低温(寒潮);
小题1:根据旅游景点的环境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环境,也保护游客的权益(旅游质量);
小题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条件、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