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19:44
1、单选题 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问题。
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2.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荆州(30°N,112°E)正旭日东升
F.哥本哈根(56°N,13°E)市民看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G.圣地亚哥(33°S,70°W)某游客正在观看日落景观
H.日本神户(35°N,135°E)午阳高照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结合图示的公转位置判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丁点的俯视图。
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示135°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12时,故计算112°E的地方时为10点半左右,故不可能旭日东升,A错误;哥本哈根13°E计算当地时间约4点左右,且时间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当地还未日出,B错误;圣地亚哥70°W计算当时地方时约22时,为夜晚,C错误。日本神户135°E此时为12时,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和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图示晨昏线分布特征和晨昏线图上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则“东加西减”时差计算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小题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线速度相同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图中地球自传的方向是顺时针,可判断此半球为南半球。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又因甲地位于乙地的西侧,所以甲位于乙的西南方。故选B。
小题2:自转角速度甲地和乙地相同;线速度是纬度越高越小,所以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故选A。
点评:本题组结合地球自传图考查地球上的方向及自传的速度,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根据地球自传的方向判断南北半球,掌握地球自传的速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参考答案:⑴ 23.5°S,30°W?近日点?快
⑵ 昏? 14?⑶ 东北? 14
⑷? B E? A?⑸ 北温?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上,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的经度为30°W。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故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加快。(2)图示经过AB线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判断为昏线,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故计算A点时间为14时。(3)从南北方向上看,C点位于E点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C点位于E点的东面。图示C点时间为20时;其日落时间为14时,即计算日出时间为10时。故计算距离日出时间还有14小时。(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5)A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故位于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南半球的夏季。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
小题1:四图中表示二分日晨线分布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甲中,与A地相比, B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
D.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
小题3:图乙中①点的时刻为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四图中甲丁两幅图属于二分日,甲图中表示的是晨线,而乙图表示的是晨线和昏线。故选A。
小题2:根据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地球上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度减小,所以A地的纬度低于B地,所以B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而线速度小于A地。故选C。
小题3:图乙中①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既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所以其地方时为12时。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无自转线速度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点的常年盛行风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小题2:若该图为北极投影图,P点在昏线上,M点已经日落,则下列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的正确排序为
A.休斯敦、新加坡、北京、开普敦
B.北京、新加坡、休斯敦、开普敦
C.开普敦、北京、休斯敦、新加坡
D.开普敦、新加坡、休斯敦、北京
小题3:若图为北半球—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005百帕,M点气压为1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小题4:若上题所述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北部地区,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南亚为一年中的旱季
B.我国长城站正值极夜期间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
本试 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涵盖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压线等多个部分的知识。在解题之前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以下知识: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无自转线速度或为零;南极为大陆,北极为海洋;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日落时间越早昼越短;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等压线判读规则,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小题1:根据题意,其考察的为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要知道具体风向我们必须知道M点的纬度。题干中有三个关键信息,一是大圆为经线圈,二是P点无自转线速度,三是P点位于陆地上,所以可以推测出P为南极点,大圆圆心为赤道上的一点;而从M点的位置(位于赤道和南极点中间)可以看出其大概的纬度应为450S,结合我们所学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可以知道,这一纬度的风带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具体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选A。
小题2:根据题意,本题需要我们解决的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此时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具体地点排出纬度变化规律。首先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北极投影图、P在昏线上、M已经日落;结合图,根据以上信息首先,我们可以得出P、M位于同一经线上M点(位于赤道)的纬度高于P点(位于北半球);再根据P在昏线上、M已经日落,可以得出北半球昼短夜长,故该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为纬度越偏南,昼越长夜越短,选项中四个城市的纬度分别为北京(400N)、休斯敦(300N)、新加坡(10N)、开普敦(340S),所以昼长从长到短的变化为开普敦、新加坡、休斯敦、北京。故选D。
【3】从题意可知,本题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关于风向的判断,我们需要解决一下两个问题:地转偏向力偏转方向、图中的方向;首先本题的隐含条件是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其次本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在根据图中的气压值,风向应该是由高值到低值即由P到M即初始风向为南风,地转偏向力又偏将会偏转为西南风。故选C。
【4】从题意可知,本题考查得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的影响来判断季节。我们要判断出本半球陆地为高压或低压,有图中信息可以知道该气压为低压,在从题干中描述的信息可以判断该气压为亚欧大陆的印度低压,即此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亚受西南风影响应为雨季;而长城站由于不在南极圈以内是没有极昼极夜的;巴西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季节为其干季,不应该是草木茂盛;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夏季的时候由于降水多且集中容水土流失严重。综合分析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