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19:44
1、单选题 用试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东仔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珠女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伞内侧看是顺时针旋转,而实际上从伞顶部向下看则表现出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当于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状态。北半球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从伞内侧看是顺时针旋转,而实际上从伞顶部向下看则表现出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当于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黄赤交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一致的
②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
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④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因为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因为黄赤交角存出,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移动到北回归线,最南可以移动到南回归线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往返移动被称之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又不发光的球体,太阳照到的一半是明亮的即白天,没有照到的一半则是黑暗的即夜晚,从而产生了昼夜现象,故A正确。地球不自转、太阳不东升西落地球地球上仍然有一半白天,一半黑夜,也会产生昼夜显现,B、C错误;地球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存在与产生昼夜现象无关,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相关,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沿同一经线向赤道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产生偏向是 ( )
A.都向西偏
B.都向东偏
C.北半球向西偏,南半球向东偏
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水平运动物体面对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故C图表示南半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试分析图中甲、乙两处日照时数的不同及原因。
| 地点 | 年日照时数比较(多/少) | 原因 |
| 甲处 | ? | ? |
| 乙处 | ? | ? |
参考答案:
(1)
地点
年日照时数比较(多/少)
原因
甲处
少
沿岸有暖流经过;盛行迎岸风;多云雨
乙处
多
沿岸有寒流经过;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
?
(2)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2’?地中海气候2’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出甲处是北美洲西岸,纬度较高,沿岸有暖流经过,受盛行西风带影响,位于迎风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所以日照时数少。乙处位于北美洲西岸,纬度较低,沿岸有寒流经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降水少,所以日照时数较多。
(2)结合上题分析,乙附近沿海是地中海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雨热不同期。所以农业类型为亚热带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