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15:56
1、单选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公元1076年的秋天,密州太守苏轼把酒问天之时,天上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天宫”存在。935年后的这个秋天,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至10月6日18时,天宫一号已绕地球飞行109圈。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小题2:进入绕转轨道的“天宫一号”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小题3:“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接近最快
D.接近最慢
小题4:“天宫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5:“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小题6:“天宫一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午夜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B
小题6:A
本题解析:
小题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是地球,地球自身不发光发热,围绕太阳运行,故属于行星。
小题2:“天宫一号”绕转地球,故属于地月系,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小题3:“天宫一号”发射时为2011年9月29日,而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最快,在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最慢。9月29时地球公转在从远日点到近日点的过程中,故公转速度由慢到快。
小题4:9月29日,位于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小题5:9月29日,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B图中地球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C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D图中地球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
小题6:“天宫一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29日21时16分3秒,西五区位于东八区西面13个时区,故西五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计算西五区时间为29日8时16分3秒,即位于当地上午。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②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规律;
③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以此归纳全球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
④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天体系统的绕转关系示意图,其中S表示太阳,a表示卫星,b表示行星,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此图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B.图中b一定是地球
C.此时一定会产生日食现象
D.图中a可能是彗星
小题2:若b是地球,则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有(?)
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发电?
③其能量是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密切相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此图包含二级天体系统,太阳系和地月系;b为行星,不一定为地球;a为彗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太阳辐射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1月3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其强度达到X 1.9级,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耀斑。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讯系统长达45分钟。
材料2: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米2)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4分)
(2)除材料1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4分)
(3)材料2中等值线a为 ,b为 。(4分)
参考答案:
(1)色球 黑子(4分)
(2)①形成“磁暴”;②产生“极光”现象;
③引起地震、水旱等灾害。(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
(3)50 40(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太阳活动的主要有黑子和耀斑,黑子在光球层,耀斑在色球层。
(2)太阳活动还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形成磁暴现象等。
(3)根据图中等值线可知,等值距应该为10,故a应该为50,根据定位可知,b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少,故应该为40。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小题2】与天体M相比, 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质量比M星大很多
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地球比M星温度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M天体外面的天体为地球,根据八大行星位置可知,M天体可能为水星或是金星。
【小题2】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日地距离适中和昼夜交替适中,使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所以具有生命存在。
考点:该题考查八大行星的位置及生命存在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和月食就是这样出现的。下图为日食形成原理图。

日食形成原理图 日全食
材料二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在我国形成了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的巨大最佳观测带。
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太阳逐渐复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和杭州、安徽的铜陵等城市由于观察日食角度好而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由材料一可知,日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当天,小王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长沙观看,他能看到的是( )(2分)
A.月食 B.日全食 C.日环食 D.日偏食
(3)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 )(2分)
A.观测方法不当 B.观测仪器故障
C.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 D.预报不准确,上海地区不能观测到日全食
(4)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是分析其经济活动具体包括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2分)
(2)D(2分)
(3)C。(2分)
(4)观测日食带来旅游观光活动,使餐饮、交通运输、小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观测用品的销售量猛增,最佳观测区经济收入比同期剧增。(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日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地球上某地位于月球的本影区。
(2)长沙不是位于日全食的观测带,所以只能看到日偏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天文观测条件。家住上海的杨先生得知自己位于此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带上,十分兴奋,但在22日当天他并未观测到壮观的日食景观。原因最可能是此日上海为阴雨天气。无法看到太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日全食经济圈的经济活动有观测日食带来旅游观光活动,使餐饮、交通运输、小商品零售等第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观测用品的销售量猛增,最佳观测区经济收入比同期剧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