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13:14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
A.资源 市场 环境?
B环境?市场?资源
C.环境?资源 市场?
D 资源 环境?市场
小题2:此工业地域
A.以廉价劳动力为导向型工业为主? B产品更新换代快
C.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D.工业发展趋向分散
小题3: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要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2、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平均每年土地石漠化的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表列出我国西南某地区坡度与土层厚度与有机质层厚度的实测数据,图为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人口环境容量的统计图。
(1)根据右图图中坐标和文字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分别是:①?;
②?;③?。?( 3分)
(2)根据材料,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分)
(3)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6分)
3、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A、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
B、发展清洁生产
C、市区营造休闲绿地广场
D、内蒙古大草原发展发菜采集加工业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2.A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A.甲、丁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
B.乙、戊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C.乙、丙、戊三地河流都有结冰期
D.影响乙—丙—戊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E.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F.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G.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少
H.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少
5、综合题 (12分)撒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撒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致使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前后有2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业不断向西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沙漠和我国西北地区均气候干旱,分别简析其成因。(8分)
(2)结合材料说出撒赫勒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