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6:12: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面三幅图后,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从经济发展的条件看,环渤海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突出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目前,______ 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1分)
(3)图中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试从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4分)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原因:??
(4)图中甲阴影区是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3分)
(5)简述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2分)


参考答案: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1分)?⑵水(1分)
⑶①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降水量少(1分);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1分)
⑷①光照、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棉花生长(1分)(秋季少雨,晴天多,有利于棉花收摘);②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1分);③有黄河水灌溉水源(1分)
⑸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1分);②降水季节不均衡,降水年际变化大(1分)


本题解析:(1)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与我国南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比较,环渤海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利于经济发展。(2)我国环渤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该地区地处北方,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故水资源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3)直接根据图示的降水量分布,并可结合蒸发量和用水量分析即可。(4)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状况分析。(5)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蒸发量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我国的区域差异,并能结合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我国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的一般分析思维等内容,注意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和答题的完整性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从市场因素考虑,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
A、开辟国际市场
B、避开一些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限制
C、扩大产品的销售量
D、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都可以到达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烟台
D.威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南水北调的东线的终点是天津,而中线的北端是北京和天津。故选B。
考点:南水北调
点评:本题考查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的所供水的城市,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南水北调的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1"长三角地区局部图"、图2"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改革开放前,上海主要港口在黄浦江下游,改革开放后主要在长江沿岸筑港,标志着上海港从黄浦江时代迈入长江时代。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及与之配套的东海大桥建成,标志着上海港迈入东海时代。上海港1959年货物吞吐量0.17亿吨,198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货物吞吐量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均位居世界第一。
(1)描述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二次产业方面分析,嘉兴与上海如何错位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索上海港从黄浦江时代——长江时代一一东海时代的港口自然区位优势变化规律:并分析上海港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②约1988年之前处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为231结构),之后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为321结构)
(2)第一产业:嘉兴要成为上海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第二产业:嘉兴要承接上海的工业转移;第三产业:嘉兴要成为上海的后备基地和互补基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自然区位优势变化规律:①水道变深;②航道变宽;③泥沙淤积问题减弱(任答2点)社会经济区位优势。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经济腹地大;③依托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城市;④地理位置优越(长江的入海口,中国东部沿海的中部位置)(任答3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地面状况
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
小题2: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
小题1: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是受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影响,A错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是由于地势高,故B正确。漠河成为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强,C错误;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地势高,D错误。
小题2:农业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