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05:13
1、单选题 下列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状况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D
本题解析: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的空气旋涡,反气旋是顺时针的空气旋涡。南半球时针状况相反。气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反气旋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故D正确。
考点: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
【小题2】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X、Y两地的纬度相同,不会 是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人类活动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气温,不会影响整个大陆。从全球变暖角度考虑人类活动,则对陆地海洋区影响是一样的,B错。图示区位于大陆西岸,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两地没有差异,D错。只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则相反,所以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 相反。C对。
【小题2】读图,根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判断,M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N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P地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所以三地降水差异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影响,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阴雨天气
B.乙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C.丙地位于低压槽
D.甲处的风力比丁处大
【小题2】该时间段内,M点( )
①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丙位于高压脊;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丁处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正确选项为B。
【小题2】过M点,找出风向,先确定低压中心在乙处,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气流向右偏,偏南风转为偏西风;该时间段,M经历了冷锋过境的过程,天气逐渐晴朗转阴雨,气温降低,风力减弱。
考点:天气系统;等压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12月7-14日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细实线为等压线(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b、c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d、e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暖流流经
C.盛行西风
D.地势较低
【小题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此季节a、b两地之间盛行极地东南风,b、c两地之间盛行中纬西风
B.a、b两地之间近地面空气气温垂直变化大于d、e两地之间
C.受下垫面因素影响,b、c两地之间受低压控制,d、e两地之间受高压控制
D.c、d两地之间受来自低纬的暖湿气团影响,可能形成降水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对流层底部气温高,顶部气温低,空气发生对流运动。b、c之间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北海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受其增温影响,空气上升运动强烈,对流层厚度大。d、e位于冬季的大陆内部,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弱,对流层厚度小。B正确。
【小题2】a、b之间处于高纬地区,可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风向为东北风,b、c之间位于北海,常年受西风影响。A错。观察等温线分布,a、b之间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线分布密集,b、c之间则分布稀疏,B正确。图中b、c之间等压线向上弯曲,当地受高压控制,d、e之间等压线向下弯曲,当地受低压控制,C错。因c、d位于低压西侧、高压东侧,盛行偏北风,受干冷气流控制,天气晴朗,D错。
考点:天气形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参考答案: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本题解析:此题不难,根据提示“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抓住“分别”、“冬、夏半年”,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夏半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