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7-03 06:04: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图3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下面三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____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______________盆地、河西走郎、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______平原。
(3)说明图1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2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3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___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______________次。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l)口前在长江上修建的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该工程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3分)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3分)
(3)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3分)
(4)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2分)
(5)“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的构想将成就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试述湿地有哪些生态作用?(2分)
(6)“引江人湖”将通过朔峡运河完成,长江水将借故道东流,这有利于减轻长江____段的防汛压力。(1分)



3、单选题  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岁。下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阶段
B.工业化起步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小题2: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C.第三产业占主导
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小题3: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4、单选题  西气东输主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土地利用



5、单选题  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中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问题。

小题1: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