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02:49
1、综合题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3)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地球上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比值为?。
(4)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若在甲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使热水器,为使热水器的效率达到最高,则热水器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间夹角的调节范围是从 ?到?最佳。
参考答案:(1)9月23日(2分)?这一天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这天甲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比前一天小?(2分)?
(2)0? 70?W(2分)
(3)0°? 44°26′(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福州(119°E,26°N)与北京(116°E,40°N)的
A.同一时刻自转速度相同
B.同一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同一时刻地方时相同
D.同一时期昼夜长短可能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福州(119°E,26°N), 北京(116°E,40°N),两者经纬度不同,所以地方时、自转的线速度不同。位于北温带,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相同。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所以同一时期昼夜长短可能相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④的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
(2)②的地点是___________,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
(4)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①处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________,③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纬h°?赤道
(2)北极点? 0<H≤23°26′< P>
(3)②③
(4)②③①④
(5)北?南
本题解析:题目中的条件“北半球夏半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时太阳直射在0°—23°26′N之间(包括北回归线)。图中②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过程呈一直线是解题的突破口,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北半球夏半年太阳高度值几乎整日不变、恒为h的只有北极点,如下图,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推理,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h°,此时发生极昼现象的最南界为北纬(90°—h°)即为下图中的③地。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即为下图中的④地。 
由上述推理计算,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1、H2便可迎刃而解。分析题图中①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的高度值状况可以得出①地处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纬度低于③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太阳直射H点时(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点评:本题属读图判断题,难度较小。学生根据黄赤交角即可读出H位于南回归线上,直射时为冬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2小题
小题1:该地位于
A.45°N, 110°E
B.21°34?N, 110°E
C.45°N, 130°E
D.21°34?N, 130°E
小题2: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应用等。
小题1:由题意和图示,该地为我国某地,则说明其纬度为北纬度,又由于图示中太阳高度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即说明当地此时为正午时刻,且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相等,均为n米,则说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又由于此时该地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范围,说明此时该地处于冬至日。因为,对于北半球而言,只有当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即北半球的冬至日时),其同样的太阳辐射范围才能达到最大值。由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得: 45°=90°—|φ—(—23°26′)|;有该地的纬度为21°34′N。又因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说明此时该地为正午12时,该地的位置位于北京时间所在的120°E以西的某地,并且两地的地方时相差40分钟,计算某地在北京时间所在的120°E以西的110°E处。
小题2:根据第1题的判断结果,第2题,该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则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