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01:05
1、单选题 下图①--⑤为0°至北纬66°34′之间不同日期的昼夜分布曲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2.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0°07′E)”。并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在“昆仑站”进行连续天文观测的最长时段对应的昼长分布曲线位于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E.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F.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G.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H.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
I.①和②之间
G.②和③之间
③和④之间
④和⑤之间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图中①日期,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③日期,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所以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从南回归线到赤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图中⑤日期,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③日期,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所以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北半球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的意义。南极科考应位于南半球的夏季,但天文观测应选择南极的极夜期,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④和⑤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极大陆处于极夜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地球的结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三种依次是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3.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内的各种水体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钙、镁
B.硅、铝、铁
C.氧、硅、铝
D.氧、铝、硅
E.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其中陆地部分的平均厚度约为60-70千米,海洋部分约为17千米
F.碳酸盐类物质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G.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H.岩石圈就是地壳
I.海洋水
G.大气水
生物水
陆地水
参考答案:1. C
2. C
3. D
本题解析:1.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百分比分别是氧48.6%,硅26.3%,铝7.73%,铁4.75%,钙3.45%,因此选择C。
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是一个连续的圈层,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A错误。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B错误。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D错误。
3.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形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陆地水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6~17题。
【小题1】图中①表示(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2】岩石圈包括( )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分层。
【小题1】图示①表示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
【小题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世界上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非洲刚果盆地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2月15日一场“陨石雨”突袭俄罗斯,引起人们对地球家园外部环境的关注。据此完成题。1.目前人类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2.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E.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使行星有适当的温度
F.行星体积和质量适中,能使自己发光发热
G.恒星光热稳定,使行星有适合生物的大气
H.行星自转周期短,从而有液态水的存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我们目前认识的宇宙的范围为总星系。如下图所示:
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的宇宙环境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由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自身的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图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含义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成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方法技巧】用结构网络图分析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就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在太阳系中,太阳及大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具体表现如下: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