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宇宙中的地球》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6:01: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①--⑤为0°至北纬66°34′之间不同日期的昼夜分布曲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2.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0°07′E)”。并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在“昆仑站”进行连续天文观测的最长时段对应的昼长分布曲线位于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E.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F.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G.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H.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
I.①和②之间
G.②和③之间
③和④之间
④和⑤之间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图中①日期,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③日期,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所以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从南回归线到赤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图中⑤日期,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③日期,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所以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北半球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极地科学考察研究的意义。南极科考应位于南半球的夏季,但天文观测应选择南极的极夜期,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④和⑤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极大陆处于极夜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地球的结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三种依次是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3.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内的各种水体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钙、镁
B.硅、铝、铁
C.氧、硅、铝
D.氧、铝、硅
E.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其中陆地部分的平均厚度约为60-70千米,海洋部分约为17千米
F.碳酸盐类物质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G.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H.岩石圈就是地壳
I.海洋水
G.大气水
生物水
陆地水


参考答案:1. C
2. C
3. D


本题解析:1.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百分比分别是氧48.6%,硅26.3%,铝7.73%,铁4.75%,钙3.45%,因此选择C。
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是一个连续的圈层,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A错误。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B错误。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D错误。
3.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形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陆地水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6~17题。

【小题1】图中①表示(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2】岩石圈包括(  )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分层。
【小题1】图示①表示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
【小题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世界上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非洲刚果盆地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2月15日一场“陨石雨”突袭俄罗斯,引起人们对地球家园外部环境的关注。据此完成题。1.目前人类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2.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E.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使行星有适当的温度
F.行星体积和质量适中,能使自己发光发热
G.恒星光热稳定,使行星有适合生物的大气
H.行星自转周期短,从而有液态水的存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我们目前认识的宇宙的范围为总星系。如下图所示:

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的宇宙环境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由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自身的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图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含义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成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方法技巧】用结构网络图分析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就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在太阳系中,太阳及大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具体表现如下: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