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6:00:03
1、综合题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10分)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板块的?(生长或消亡)边界附近,属于?火山地震带。
(2)此次地震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有?、?等。
(3)图中B地自然带为?带,B→C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分异规律。D地纬度与C地相当,自然带却与B相同,这是由于受?、?因素影响所致。
(4)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北京时间),以日本神户市为中心的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刻,一艘从巴西里约热内卢(西三区)出发的满载铁矿石的轮船正好到达神户港,该船向西穿越了日界线,一路上用了20天4时46分,请问该船出发时当地时间为?。
参考答案:(10分,每空1分)
(1)太平洋(1分);消亡(1分);环太平洋(1分)
(2)火灾、海啸(2分,或滑坡、泥石流、瘟疫)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纬度地带(1分);海洋性气候、暖流(2分)
(4)1994年12月27日14时(1分)
本题解析:
(1)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由于日本森林覆盖率大、靠近海洋,地震会引发火灾和海啸,山区会引发滑坡、泥石流。
(3)B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C自然带的变化反映的是(南北方向)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纬度与C地相当,自然带却与B相同,因为D靠近海洋,海洋性突出,沿岸有日本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4)地震发生时刻,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北京时间),根据东加西减,算出巴西里约热内卢(西三区)时间为1995年1月16日18时46分,用当地时间减去一路上用了20天4时46分,得到时间为1994年12月26日14时,因为该船向西穿越了日界线,所以要加1天,答案为1994年12月27日14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某气象受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图(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大),回答问题。
小题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地震
B.台风
C.飓风
D.寒潮
小题2:有关该自然灾害的正确说法是:
A.主要发生在冬季
B.该灾害中心天气是狂风暴雨
C.主要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D.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小题3:有关图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
A.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
B.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区
C.冬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有世界著名渔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为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包括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图中气象灾害主要分布沿海地区,为热带气旋,在印度洋被称为飓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飓风是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中心无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图示地区为印度洋,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该区域陆地气候较为干旱,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7年2月28日,凌晨1时55分左右,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11节车厢被狂风掀翻,共有4人死亡,30多人受伤。这次天气过程:①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②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快行冷锋天气过程、③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④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台风。台风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造成城市的经济瘫痪!故A错误; B项台风是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洋面上,水温超过26°C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西北太平洋不是其唯一的源地;错误;D项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缓解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干旱有重要作用,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