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9-07-03 05:57: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表为某年度四个国家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四国中,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两个国家是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丁? D. 甲、丙
(2)丙、丁两国的农业生产主要特点是
A.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 B.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
C.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 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参考答案:
(1)A?
(2)C


本题解析:
(1)读表格,根据数值分析,丙、丁两国投入的生产资料多,产量高,潜力小。甲乙两国投入的少,产量低,只要加大科技投入,产量会大幅度提高,潜力大,A对。B、C、D错。
(2)丙、丁两国人均耕地少,投入的生产资料多,农业集约化程度高,C对。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也小,D错。根据表格数据,A、B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甲表示我国某县2012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乙表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M表示农产品产值构成,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小题2:若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则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A.粮食种植用地减少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增加
D.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BC?
小题2:A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突出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并考查主要农业区位因素。解决此类试题需掌握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同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图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M表示农产品产值构成,则a花卉20%,b果蔬60%,c粮食20%,可见该县农业以果蔬为主,果蔬的发展需要便利的交通和接近消费市场。
小题2:此题考查图表的比较能力,区分农业用地的比重前后的变化。甲乙两图比较,蔬菜水果种植用地减少7%,但仍超过一半,花卉增加7%,粮食种植用地减少4%,城市建设用地看不出变化来。解决本题需提高读图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2为某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示意图,数值表示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图2中①到②和①到③两个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分别与下列哪组要素关系最密切?(?)
A.植被、气温
B.地形、地貌
C.气温、降水
D.人类活动、气候
小题2:目前②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土地沙漠化——过度开垦
B.土壤肥力下降——机械化过程
C.酸雨危害——石油消耗量大
D.盐碱化——不合理灌溉
小题3:能够监测图中各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GIS和RS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土壤的形成。①到②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多,属于植被对土壤的影响,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①到③的变化,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气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图中②处为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机械化耕作,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能够监测图中各地土 www.91eXam.org壤有机质含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新疆牧场以山地牧场为主,天山北坡的牧民,他们的“家”随季节变化而移动。牧民“家”的位置与季节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谷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天山牧场分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夏季气温高,在高海拔地区积雪融化,可以进行放牧,使得低海拔地区的牧草有较多的生长时间,便于积累过冬的牧草。冬季高海拔区大雪封山,不能放牧,只有低海拔的地区,如谷地中温度较高,可以放牧,所以谷地做为冬季牧场,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
材料二:下图示意甲区域(我国乌龙茶起地)的位置及其多年平均气温变化。

(1)试从气温角度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区的原因。(2分)
(2)分析该地的气温适宜茶树生产的原因。(4分)
(3)该区域约60%以上的茶叶由单体农户生产经营,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指出该区域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2分)夏季气温低于35℃,冬季温度不低于10℃(2分)。
(2)(4分)位于中低纬度(或低纬)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温暖(1分);夏季处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多云雾,且多丘陵山地,地势较高,气温不至于过高(2分)。
(3)(4分)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茶农之间缺乏分工合作,不能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品牌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不够。(4分)


本题解析:
(1)从纬度位置看,甲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茶树生长所需温度在15-30度之间,观察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最高低于35℃,最低高于10℃,适合茶树生长。
(2)该地气温受纬度位置,地形和降水影响大。该地区位于中低纬,根据河流分布可知西部有山地,冬季该区域位于背风坡,温度较高;该地区为我国东南,地形属于丘陵,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且多雨。
(3)茶叶有单体农户经营,说明集约化程度低,农户间缺乏合作;以原料出售为主,品牌企业少,说明缺乏竞争力,附加值低,获得经济效益低,品牌意识弱。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