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5:54: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
B.75?N
C.70?S
D.75?S
小题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
A.15?N
B.20?N
C.15?S
D.20?S
小题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
B.经度0?
C.60?E
D.经度18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从图中太阳光线角度来看,一天中从正北与正南两个方向都有阳光,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a子夜0时的阳光,b是正午时阳光。根据正午与0时的太阳高度,可以判断出两次太阳高度计算时的所用的纬度差的差值是30°,说明该纬线到极点间的纬度?间隔是15°,极点纬度是90°,所以该地纬度是7 5°。正午时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说明该地在北半球高纬地区,所以是75°N,B对。A、C、D错。
小题2:结合上题的分析,该是是75°N,正午时太阳高度是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算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20°N。B对。A、C、D错。
小题3:b是正午的阳光,a是子夜的阳光,所以a 位置时,当地时刻是0时。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即0°经线的时刻是20时。所以,根据时间计算方法,经度15°相差1小时,计算出60°E时刻是0点,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 N 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 P为经线,N 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1-3题。

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枚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 地日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3.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D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直线a为经线,b为晨昏线,P、Q分别是晨线、昏线和北半球纬线的交点。P、Q之间的经度差是120°,P、Q两点一年中有重合的现象,且重合于O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5°
B.47°
C.66.5°
D.90°
小题2:P地该日的昼长为
A.8小时
B.16小时
C.20小时
D.12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P、Q两点一年中有重合的现象,且重合于O点,说明O点纬度最低为北极圈。北极圈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为46°52′。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P、Q分别是晨线、昏线和北半球纬线的交点。P、Q之间的经度差是120°,则白昼时间为8小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D地此时是2011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轮船出发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A>B>C>D
B.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C.此时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D.此时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小题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A.2012年1月6日16时
B.2012年1月5日8时
C.2012年1月5日16时
D.2012年1月6日8时
小题3:当C地处于高压的控制下时,下图中各岛昼长时间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文字信息“D地此时是2008年12月21日的正午,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可知轮船出发的当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而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正好相反)。根据图甲可以得出A、B、C、D的纬度位置,从而可知选项A错误;由于距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根据A、B、C、D的纬度位置,可以得出选项B错误;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风带和气压带南移,从而也可排除选项D;由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不难得出此时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因此正确答案为选项C。
小题2:要计算“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只要找出三地的时区,并根据时间的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1小时”,容易计算出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2009年1月5日16时,故得出正确答案为C。
小题3:根据C地的经纬度位置确定C地受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影响,故当C地受高压控制时,即北半球的夏季,则越往北昼越长。
点评:本题以经纬网图及世界主要岛屿图为载体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世界主要岛屿的判断,考查范围广难度较大。解答时根据12月21日明确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A.为一椭球体
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绕日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而形成四季。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四季形成的基本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