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53:13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A点附近气候简表
| ? | 一月 | 七月 | 全年 |
| 平均气温(℃) | 7.5 | 28.6 | 18.3 |
| 平均降水量(mm) | 18.8 | 150.7 | 1075.2 |

参考答案:
小题1:四川盆地,丘陵
小题1:地质:内陆湖泊湖水外泄形成;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足(湿润地区);水文:外流盆地;植被:森林为主,植被丰富;土壤:甲地土壤为非地带紫色土,肥力高,乙地为地带性砖红壤,肥力低,显酸性。
小题1:热带草原。地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因海拔高而降水相对较少而形成。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根据等高线确定地形。
小题1: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然后从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相同点,土壤差异。
小题1:根据材料三,B点气候资料图分析可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我国较早成立的其他经济特区相比,新疆喀什的区位优势是(?)
A.纬度位置较高
B.深居内陆
C.位于我国西北边疆
D.周边接壤国家较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新疆喀什位于我国边疆地区,故具有边界贸易的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A.甲一冻融作用乙一盐碱化丙一风蚀作用丁一水蚀作用
B.甲一过度放牧乙一盐碱化丙一风蚀作用丁一冻融作用
C.甲一冻融作用乙一水蚀作用丙一盐碱化丁一过度樵采
D.甲一风蚀作用乙一盐碱化丙一过度垦殖丁一水蚀作用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相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主要为风蚀作用,灌溉农业分布区为盐碱化,青藏高寒区为冻融作用。甲位于青藏高原,为冻融作用;乙位于华北地区,为盐碱化;丙位于甘肃,风蚀作用强;丁位于河流上游,为水蚀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较少。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最大,②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南方地区;③为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①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降水稀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广东省东莞地区某河流流域从1990年-2009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该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统计图。(8分)
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自1990年以来,近20年间该河流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
?类型明显减少,?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过程。其原因是?。(每空2分,共8分)
参考答案:农林用地(或写出耕地、高覆盖度林地、中覆盖度林地其中一个)(2分)
城镇用地(或写出高密度城镇、低密度城镇其中一个)(2分)
城市化(2分)
经济(工业)发展快;收入高,就业岗位多,吸引大量移民;(答对其中一点可给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和资料分析运用能力。直接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地区农林用地的减少,城镇用地的扩大,反映了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北部,自秦汉以来,历代凿渠引水,发展灌溉农业,素有“塞上江南”、“西部粮仓”的美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对比贺兰山东西两侧A、B两地1月气温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与银川市相比,概述青铜峡市服务功能的特点。(4分)
(3)请描述图中黄河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参考答案:(1)A地气温小于B地。(2分)原因:A地纬度值较高,纬度越高,温度越低;A地据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明显,气温较低。B地受贺兰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弱,气温较高。(4分)
(2)青铜峡服务范围小;服务种类少;服务数量少。(任2点4分)
(3)径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冰期较短;初冬和冬末有凌汛;水能蕴藏量不丰富。(任3点6分)
本题解析:(1)都冬季风的影响的差异是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结合贺兰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可分析。(2)图示青铜峡的城市等级较银川市低,故服务功能应较少。(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包括河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凌汛、流速和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掌握冬季风对气温的影响,并能结合地形对冬季风影响的差异分析,掌握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基本差异,并能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