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9-07-03 05:51: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分析江南某省某乡农村面貌的变化表,完成:

1990年概况
2000年概况
丘陵为主,土壤贫脊
修建水库,引水入乡,营造湖岛风光
粮食种植为主
淡水养殖及加工式为主
砍伐林子,水土流失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茵
文化生活单调
“渔村一日游”的项目十分火爆
外出打工者众多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众多
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
小题1:根据1990年至2000年该乡的发展状况,判断2009年该地区最可能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后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小题2: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变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D.旅游业的发展
小题3:该乡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加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A.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B.劳动力丰富
C.旅游业的发展
D.周边山区森林广布



2、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说,华北地区的降水有“七下八上”的说法。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七下八上”的含义是指华北地区的降水多发生在
A.每天七、八点钟的时候
B.每月的七、八日前后
C.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
D.年降水量在700~800mm之间
小题2: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受低压控制的结果
D.地形雨所致



3、单选题  东北平原不能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
C.水分不足
D.劳力不足



4、综合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在滇藏和川藏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材料二 川藏铁路走向规划建议方案中有“南线”和“北线”两条线路。其中,沿着318国道的为南线,它起于成都,经浦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该线基本与“茶马古道”的川藏线南线一致。沿317国道的为北线,也与“茶马古道”的川藏线北线一致。
(1)(6分)318国道和川藏铁路线路的选线走向,为何与“茶马古道”线基本一致?
(2)(9分)“茶马互市”的做法对今天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3)(9分)分析建设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难度大的原因。
(4)(4分)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雅安,有“雨漏”之称,年降水量较多,解释其原因。



5、单选题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1:M山地北坡终年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C.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寒流经过
D.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小题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小题3:图中夹在90°与100°经线之间的一段山脉的长度约为
A.950 千米
B.1000 千米
C.1300 千米
D.1500 千米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