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8:22
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小题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季节性河流等相关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南部一带,图示区域城镇都分布在山麓地区,这里虽然降水稀少,但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为其生存提供了水源。故水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不仅影响了城镇的分布,还直接影响了城镇的规模大小。故选D。
小题2:从图中的古城遗址与当代城镇相比,出现了现代城镇明显向河流的上游迁移的特点。原因可能与人口数量的增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大,上游过度用水,下游因断流而无水可用,人们不得不向河流上游迁移。故选B。
小题3:在这干旱地区的城镇本身面临自然缺水状态下的风沙的严重威胁,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这里降水和自然植被稀少,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的问题,故选B。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在区域定位清楚的基础上,掌握西北内陆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去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到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
材料二:淮河干流全长1000Km,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黄河夺淮后,黄河把大量泥沙带到淮河流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淮河失去了入海口[独家]。据统计,从16世纪到新中国成立的450年中,百年平均水灾94次,旱灾59次。
材料三:淮河流域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后持续增长,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1)a.某地区洪涝灾害频发,你认
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
b.试结合材料探究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2)以所给材料为依据,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至少三条)。
参考答案:
(1)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等)和人为两方面 分析。
降水集中,多暴雨;河网密布,河道淤塞,排水不畅;围湖造田。
(2)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上游兴修水利工程;下游加固堤坝;退田还湖;开挖入海通道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环境问题。“肺”的主要作用是呼吸,故亚马逊雨林作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世界荒漠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C 地与B地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没有形成荒漠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B地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广的自然原因是:?
?。(6分)
(4)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区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和中纬度大陆的内部(3分)
(2)C地深受季风环流影响(3分)
(3)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信风带影响;沿岸寒流的影响等(6分)
(4)由于内陆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绿洲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问题。
(1)荒漠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大陆的中、西部和温带内陆地区
(2)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分布、距海远近和洋流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C位于副热带大陆东部,故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丰富,故形成季风气候;
(3)B处位于副热带大陆中西部,故终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且大陆西岸受加纳利寒流影响;
(4)A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遥远,高山环绕,降水稀少;而且过度樵采、过度农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荒漠化现象比较严重。河流中、下游地区的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主要是由于河流中上游地区的过度用水,而导致河流中下游水量减少,导致荒漠化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