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8:22
1、综合题 (22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能源进口统计数据。
材料二 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
材料三?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新型潜在能源。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据初步估算,全球可燃冰资源量约为21×1015m3,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足够人类使用千年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2007年,我国在A远景区(下图)首次采集到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样品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能源利用方面的特征。(4分)
(2)评价分布式电源在西藏大规模建设可利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及发展的条件。(10分)
(3)A远景区可燃冰资源极其丰富,但至今仍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分析A远景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我国能源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较高(2分);能源进口增长速度快(2分)。
(2)太阳能和地热能(2分)。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发电量大(2分);西藏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跃,地热资源丰富(2分);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需求小,市场较小(2分);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分布式电源设备的建设和电能的输送(2分)。
(3)开发不慎可能导致天然气泄漏,加剧全球变暖(3分);引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进一步可能引发海啸,危及沿海人类活动(2分);破坏海洋环境的生物多样性(3分)。
本题解析: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能源进口的类型和增长情况,图中各能源增长速度都快,进口量大,说明对外依存度较高。
(2) 分布式电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评价条件要从能源状况和开发利用两方面来分析。从能源状况看西藏太阳能和地热能丰富,可以发展分布式电源。太阳能主要受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大气透明度等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发电量大。地热能与地质活动有关,西藏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跃,地热资源丰富。从开发利用看,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需求小,市场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分布式电源设备的建设和电能的输送。
(3)根据可燃冰的埋藏条件和物质组成,从开发和利用两个环节来分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开发不慎可能导致天然气泄漏,加剧全球变暖。图中A远景区可燃冰是分布在海底沉积物中,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进一步可能引发海啸,危及沿海人类活动,破坏海洋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图是“长江流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防洪
C.提高航运能力
D.开发水能
小题2:甲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小题3: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长江中下游受季风气候影响,洪水灾害严重,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可以有效调蓄上游地区全部的洪水来量,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B对。在防洪的同时,可以取得发电、航运灌溉等经济效益,但这都不是首要任务,A、C、D错。
小题2:读图,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气候湿润,水源充足,没有土地荒漠化,A错。下游地形平坦,河流以沉积为主,水土流失少,不会是突出问题,B错。这里是湿润地区,降水丰富,一般没有土壤盐碱化问题,C错。甲地人口多,工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最突出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污染,D对。
小题3:三峡工程只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可能因下渗增多,水量略减少,并不会明显减少河流的径流量,A错、D对。水库蓄水,下渗的水可能增多些,径流量可能略有减少,不会有显明增加,B错。下渗的水增多,可能使库区地下水位升高,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山西省原有经济结构可能带来的后果有
①效益低下②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③整体经济水平落后④产业附加值提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材料一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3分)?
(2)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能源矿产 俄罗斯 日本(每空各1分)
(2)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3分)
(3)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4分)
本题解析:
(1)读表格和图中数据可知:我国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日本。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是俄罗斯、美国和巴西,联系它们的资源状况可知其共同点:人均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环境良好。
(3)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更低,资源环境的安全系数低,所以应采取的措施应从控制人口,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角度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构成
A.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
B.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
C.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
D.新增电力电源以常规能源为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2007年欧盟的核电和燃煤发电量都呈现负增长,表明2007年,欧盟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风力发电增长量大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新增电力电源以风力发电为主,它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常规能源。故选项A B D均是错误的,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属于一般的图表判读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