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7:00
1、综合题 《北京晚报》2004年11月10日报道:“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回答:
(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________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3)地理知识很丰富的高中生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1) 11? (2) ABD? (3) 张明担心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如扰动电离层--影响通信、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等。原因: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导致罗盘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其它不利影响也可答上)。
本题解析:联系实际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有时会有差异。因太阳活动能影响气候(降水)、扰动电离层等,所以通信、航天、和气候研究部门会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正是张明所担忧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图中相邻的两个黑子相对数高峰值的时间间隔平均为( )
A.20年
B.15年
C.11年
D.8年
【小题2】当黑子相对数处于图中M处时,发生的现象有( )
A.世界各地降水增多
B.通信航天受影响
C.耀斑减弱
D.地壳活动剧烈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所以图中相邻两个峰值的时间间隔是11年,C对。
【小题2】当黑子相对数处于图中M处时,说明黑子活动增强。对世界各地降水有影响,但不一定增强,A错。黑子增强,耀斑活动也增强,对通信航天信号有影响,B对,C错。与地壳活动无关,D错。
考点:黑子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
【小题1】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只能观察到③
【小题2】太阳黑子和耀斑( )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小题3】太阳活动时,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
A.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离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
B.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
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到地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所学太阳外部圈层结构知识可知,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层,③为日冕层,当发生日全食时,月球遮挡了太阳内部和外部圈层的最内侧光球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最外部的色球层和日冕层,故C正确。
【小题2】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漩涡,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的激烈的能量爆发,故B正确。
【小题3】太阳活动时对外辐射强烈能量,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的强烈的扰动,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故B正确。
考点:太阳活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6分)
材料一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材料二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材料三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由材料一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中信息指出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影响地理环境的具体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极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12分)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6分)
参考答案:
(1)空间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分)
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分)
(2)植被类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北纬60º附近为亚寒带针叶林(2分)
生物量:热带雨林大,亚寒带针叶林小(2分)
(3)(12分)
分布规律: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4分)
青藏高原最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4分)
四川盆地最少:地形闭塞,气候湿润,水汽充足,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4分)
(4)太阳高度(纬度)、大气状况、地面状况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辐射能越小。其原因是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因此太阳光线经过的大气层的厚度越大,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2)材料二反映出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造成植被类型和生物量的纬度差异。赤道附近,太阳辐射能丰富,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因而形成生物量很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而较高纬度的亚寒带地区,太阳辐射能较少,因而形成生物量较小的亚寒带针叶林。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总体上看是东少西多、南少北多。其中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晴朗天气多,因此大气削弱作用弱,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而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加之盆地地形,水汽不易向外扩散,使得该地区常年多云雾或阴雨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状况和地面状况等。
考点: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 )
A.光球—日冕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