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6:19
1、单选题 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加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环境等方面的特征,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时图示区域是星期三,则地球上的另一天是星期_________ ;该日,图示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2)A、B都是?_________气候;该季节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A、B、C、D四地自然带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的有_______?。
(3)分析E国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4)结合图乙,分析南美洲城市化的特点。
(5)图甲中F所示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四?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热带雨林?炎热干燥? BD
(3)人口分布特点:多集中分布在(国土)东南沿海地区(或巴西高原东南部);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居住;海上航运便利(或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4)城市人口比重(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5)秘鲁附近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或受秘鲁上升补偿流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北美五大湖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与我国的东北和华北相似,但把它划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年较差偏大
B.降水量偏少
C.夏季风偏弱
D.年平均气温偏低
小题2:五大湖地区农业有世界著名的乳畜带,其生产特点是
A.规模大,产品以皮毛为主
B.商品率和集约程度高
C.大牧场放牧
D.以家庭农场为主,单位面积的产值比较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导致了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该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导致了夏季风偏弱,故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而划入到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2:乳畜业属于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主要产品是牛奶及奶制品。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1为1990—1995年非洲、亚太地区、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地区的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分别是
A.美国和加拿大、西亚、非洲、拉美
B.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
C.西亚、美国和加拿大、非洲、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非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
小题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森林面积变化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西亚,森林破坏严重,荒漠化面积广
B.②是美国和加拿大,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且经济发达,导致森林锐减
C.③是非洲,森林面积的扩大得益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D.②是拉美,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是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美国和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环保意识较高,森林面积增大。非洲、拉丁美洲、西亚均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企业多以资源型,森林破坏较严重,面积减少。但西亚为多沙漠地区,森林面积本来较小,因而变化较小,所以④为西亚。森林面积最多,破坏最严重的是拉丁美洲,因此②为拉丁美洲,①为非洲。
小题1:①是非洲,森林破坏严重,荒漠化面积广。③是美国和加拿大,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且经济发达,导致森林锐减。④是西亚,多沙漠地区,森林面积本来较小,因而变化较小。②是拉美,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是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组岛屿的名称,与图排序一致的是(?)
A.冰岛、海南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B.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海南岛、冰岛
C.冰岛、斯里兰卡岛、塞浦路斯岛、海南岛
D.海南岛、冰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世界主要的岛屿。根据图中的经纬网经纬度位置以及各岛屿的轮廓进行判断。①为大西洋中的冰岛,②为中国的海南岛,③为地中海中的塞浦路斯岛,④为印度洋的斯里兰卡岛。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