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2:50
1、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针叶林,甜菜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落叶阔叶林,棉花
【小题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气候资料判断,①地位于暖温带华北地区,②地位于热带南部沿海地区,③地位于中温带东北地区,④地位于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作物主要是棉花。D正确。
【小题2】我国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更大,A错。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很明显不在②。汛期最长的是珠江,在②地区。C位于东北地区,冰期最长。
考点: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河流的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A半岛地势东高西低
B.A半岛雪线西坡高,东坡低
C.随着全球变暖,B处水温将降低
D.B为该区域7月等温线
【小题2】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和海陆位置
D.洋流和地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A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此半岛的地势是西高东低;A半岛的雪线是东坡高,西坡低,因为西坡降水多;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冰川融化,会扰乱海水的流动,减弱大西洋暖流,导致该处水温降低;此条等温线是0℃等温线,所以应该是1月份等温线。
【小题2】图中的0℃等温线之所以在此处弯曲,是因为此处比同纬度海水气温更高,根本原因是此处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加上此处的地形较平坦,所以气温较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北欧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参考答案:
C
B
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题图,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差大。而白天是多云天气的,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选项B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一天中最高温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最大值是13时,而地面辐射在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北半球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点为________气压中心,B点为________气压中心。
(2)若此图是城郊的气压分布状况,_____(填字母)为城市,此时城郊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
(3)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亚洲和东面海洋的气压分布情况,这是________季,此时A为________中心,成
?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南亚盛行风的形成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低;高
(2)A;东南风
(3)夏;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亚欧大陆气温较高,形成热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
? 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读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地形区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小题2】图示区域拟建一乡村聚落,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址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把图中数值相同的点,连成平滑曲线。可发现多数等温线为东西走向,并且区域内温差较大,说明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影响气温分布。等温线走向也能反映地形走向。A正确。
【小题2】图中甲与丙地位于低温区,即高海拔地区。乙地气温较高,海拔较低,但乙地地势低洼,易积水,受洪涝威胁较大,丁地等温线稀疏,气温较高,说明当地海拔低,地形平坦,又处于山地南坡,向阳。故D正确。
考点:等温线图判读、地形与聚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