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2:27
1、单选题 读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题。
小题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造成的
B.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C.石油价格的上扬,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所致
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小题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变少
B.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
C.中高纬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海平面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小题2: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会使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但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而变得更加干燥;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看,人类社会为气候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能得到的好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后果。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地势较低的滩涂、湿地;海水入侵内河,使内河水质变咸,甚至不能饮用;使河流排水不畅,一方面使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影响了河水的净化程度,一方面还会延长内涝时间,从而使洪涝灾害加剧;风暴潮作用加剧;海岸侵蚀加强;海平面上升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的盐度变大,容易发生土地盐碱化;此外还会使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5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 ]
A、甲处受热,乙处冷却
B、甲处是高压,乙处是低压
C、丙处气压高于甲处
D、丙处是低压,丁处是高压
2、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大循环,则
[? ]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局部地区的③环节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3、若此图为大西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 ]
A、该地为北大西洋温带、副热带海域
B、①既是风海流又是寒流
C、②处洋流为补偿流
D、④代表日本暖流
4、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 ]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②代表变质作用
D、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5、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
[? ]
A、印度孟买吹东北风
B、哈尔滨昼长长于海口
C、长江口海水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参考答案:1、A
2、C
3、C
4、C
5、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甲城 | 106.4 | 95.1 | 105.8 | 85.3 | 75.6 | 53.2 | 26.8 | 80.8 | 98.6 | 153.0 | 110.5 | 81.1 |
| 乙城 | 49.3 | 44.4 | 49.5 | 58.8 | 70.7 | 90.4 | 66.4 | 51.2 | 51.4 | 40.3 | 54.3 | 57.5 |
| 丙城 | 32 | 31 | 29 | 38 | 55 | 63 | 52 | 51 | 40 | 33 | 52 | 40 |
参考答案:
(1)降水总量大(2分);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2分)。位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2分);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
(2)逐渐变多(2分);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2分);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2分);降水量有所增加(2分)。
(3)河流水量大且稳定(2分);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地处峡谷,易于建坝(2分);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2分);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力量强。(2分)
本题解析:
(1)甲乙两城均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甲城位于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带来了丰富的水汽,使得该地年降水总量大于乙城;此地位于山地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强,多地形雨,而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使得该城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2)从材料中“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可知,多瑙河上游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流量小,自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加之降水量有所增加,使得河流径流量逐渐增加。
(3)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一般从水能、地形条件、能源需求、经济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该河水量大且稳定、落差大,水能丰富;铁门附近地处峡谷,易于建坝;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力量强。
考点: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水电站建设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小题2】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当亚洲是高压时,北半球是冬季,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D对。梅雨是6月,伏旱是7-8月,热带气旋的影响一般在夏季,A、B、C错。
【小题2】当亚洲高压盛行时,印度半岛是冬季,所以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A对。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一般是夏季,B错。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是夏季,C错。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是夏季,D错。
考点:高低大气活动中心,常见天气系统,区域自然地球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全球最强台风“海燕”于11月8日登陆菲律宾,在短短数小时内给当地带来重创,超过六千人在这场灾难中死亡。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小题2】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上图中的( )
A.④
B.③
C.②
D.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冷锋、暖锋、和气旋系统,都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④表示的是反气旋,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多晴朗天气,不易形成降水,故答案选C。
【小题2】台风是热带低压系统,气流强烈辐合形成的,图中只有③表示的是低压系统,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