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41:45
1、单选题 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风景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
B.该风景区全为自然景观
C.其形成与地质运动有关
D.在观赏时应把握观赏位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旅游景观的位置、成因。泰山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为温度季风气候。该风景区主要是自然景观,但如图示的摩崖石刻,即属于人文景观。泰山的形成是因为断块隆升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望夫石,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9-10题。
小题1:对望夫石的观赏应做到?
A.置身其中
B.特定位置观赏
C.至高点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小题2: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能?
A.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达到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对望夫石的观赏应做到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才能体会到望夫石的形态相似。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把握景观的美感特
征
形象美
不同地貌形态展示出各不相同的形象美感—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色彩美
色彩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岩石土壤、烟岚云霞及光照构成
动态美
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烟岚、云雾飘动等引起
听觉美
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赋予游人以听觉之美
体验景观
的意境
自然
景观
自然景观的意境是人们把握旅游景观的本质所在,主要表现在其成因和象征意义上,把握其成因和象征意义很重要
例如,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幽兰象征清雅,松、竹、梅寓意君子的气节等。
人文
景观
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并善于将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在一起,体会其历史和文化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风情美、意境美
了解其建筑的目的、特色以及相关地理、历史和人物背景,欣赏起来又更深的体会
民俗
风情
把握各地区的民风民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情观景
①直觉感受:调动视觉、听觉,去扑捉景物的形貌、色彩、音响等外在特征
②心理感受:通过想像,领悟景物潜在的深刻内涵,才能享受到美感。
③情景交融,精神升华:心随景动,情景交融,达到超越自我、领悟人生的境界
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能达到以情观景的境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旅游地理】
近年来,中国赴外游客数量急剧增长。2012年春节期间赴欧洲的中国游客在奢侈品上共花费72亿美元,占春节期间整个欧洲奢侈品销售总额的62%。欧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地区之一,按自然旅游风光大致可分为三大旅游区,即北欧、中欧和南欧旅游区。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北欧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4分)
(2)分析南欧地区成为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北欧旅游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幽静的峡湾、星罗棋布的冰蚀湖;茂密的原始针叶林;冰岛的地热温泉和冰雪(答对任意2点得4分)
(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增强。(6分)
本题解析: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等。北欧旅游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幽静的峡湾、星罗棋布的冰蚀湖;茂密的原始针叶林;冰岛的地热温泉和冰雪。
(2)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南欧地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增强,所以成为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0月2日九寨沟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因不满长时间候车,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滞留多个小时的游客纷纷抱怨,拥堵是管理不当所致。而景区方面则回应称,拥堵原因是少部分游客因不听劝阻,拦车阻碍交通。
事实上,除了九寨沟,此次黄金周在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著名旅游景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接待人数超载问题。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 “九寨沟滞留事件”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不利影响:旅游区声誉下降;游客耗时较多;游览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4分)
措施: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优化游览线路;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答对3点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和实际生活分析,不利影响:人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使环境破坏、游览质量下降,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滞留事件造成景区声誉受到影响。
(2)滞留事件发生因为①短期内人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②景区接待能力有限,所以要想避免上述事件发生从"开源"和〞节流〞分析,首先严格控制景区的游客的容纳量,实行景区分流、限流措施;其次,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最后可以调整假期制度,避开旅游高峰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是一种精神文化资源和经济财富
B.旅游资源在使用上具有消耗性的特点
C.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有经济价值
D.旅游资源是指具有非凡性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从理论上讲,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旅游资源既具有美学价值,也有经济价值;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是旅游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