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39:37
1、单选题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下游地区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a是某地区水系分布图,图b是甲河流域某一水文站在某年7月18 日至20日的水文曲线图,而且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比较图a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的不同点。(9分)
(2)据图描述图a中甲河两侧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8分)
(3)近年来,在相同的降水量下,该地水文曲线的“洪 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试推断该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并判断图b中A点的移动趋势。(8分)
参考答案:
(1)甲河长度长;流域面积大;干流大致自南向北流;支流数量多且分布在河流西岸。(任取3点,共9分)(反过来答乙河也可以)
(2)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地势陡峻(4分);西部 多为冲积扇,地势平缓。(4分)
(3)上游植树造林,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4分);A点上移、右移(4)
本题解析:
(1)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从图上可以看出:甲河的长度长;流域面积大;支流数量多;干流自南向北流;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西岸。
(2)地形地势特征,顾名思义,分为地形和地势。地形描述包括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等,
地势描述包括区域走势、走向,海拔高度。读图可知: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地势陡峻;西部多冲积扇平原,地势相对低缓。
(3)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结合题目可知: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是因为上游植树造林,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A点上移、右移。
考点:比较类问题的描述;河流水文和地势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的高度可达60千米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F处气压比G处低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根据箭头方向,E处海拔高,气温比H处低,A错。大气环流主要在对流层,顶部最大高度是17-18千米,F处的高度不可能到达60千米,B错。气流②只可能是南北方向运动 ,C错。F处海拔高,气压比G处低,D对。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环节①是在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A对。环节②是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水分,B错。环节③海洋水汽蒸发,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错。环节④是水汽输送,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与海陆热力差异相关,D对。
考点: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海陆间大循环的主要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大坝建成于1973年,2012年大坝加高,水库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该水库调走的水资源占河流径流总量的24%,远超国际跨流域调水规定15%的上限。北京段除末端800米外,沿线都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
材料二:图甲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图乙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示意图
(1)水循环环节①、②、③、④中能够正确表示南水北调的环节是 (填序号),该工程对受水地区的社会水循环影响较大的环节是 (填序号)。
(2)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3)北京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的优点是 。
(4)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参考答案:
(1)④ ③(2分)
(2)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少;蒸发旺盛等(4分)
(3)有利于保护水质;少占耕地;避免冬季结冰;减少蒸发、下渗等;保证用水安全等(2分)
(4)扩大水库库容;增加南水北调可调水量(2分)
水资源供应不足;水污染加重;航运受到影响;土地沙化;水生生物生长不利等(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正确表示南水北调的环节是④, 表示流域间水循环。该工程对受水地区的水循环影响较大的环节是③,影响地下水的抽取。
(2)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少,蒸发旺盛等。
(3)北京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的优点是有利于保护水质,少占耕地。避免冬季结冰,减少蒸发、下渗等。保证用水安全等。
(4)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水库库容,增加南水北调可调水量。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导致下游水资源供应不足,水污染加重。使下游的航运受到影响,土地沙化,水生生物生长不利等。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的措施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几条主要河流简图及各河流的有关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 河流 | 流域 面积 (106 km2) | 平均 海拔 (m) | 年降 水量 (mm/年) | 年平 均温 度(℃) |
| 甲 | 5.91 | 470 | 2 030 | 27 |
| 乙 | 3.27 | 660 | 760 | 13 |
| 丙 | 1.91 | 860 | 510 | 27 |
| 丁 | 1.67 | 1 540 | 2 030 | 20 |
| 戊 | 0.81 | 1 860 | 760 | 13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形状,a是尼罗河,b是黄河,c是密西西比河,d是恒河,e是亚马孙河。根据表格中数据,甲年流域面积最大,海拔低,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应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对应e。乙流域面积较大,海拔较低,年降水量小,看平均气温较低,对应c。丙地流域面积居中,平均海拔较低,年降水量少,位于热带地区,对应流经干旱沙漠区的尼罗河,对应a。丁流域面积较小,海拔高,年降水量大,位于热带地区,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恒河,与d相应。戊流域面积最小,海拔最高,年降水较少,年平均温度较低,对应b黄河。所以D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在农业发展初期,b、c流域内人口较少,破坏湿地少,A错。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差,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B对。人口较少,开垦的农牧过渡地区少,土地荒漠化问题少,C错。初期人类农业活动灌溉面积小,土壤盐碱化问题少,D错。
考点:不同流域河流特征差异,流域内农业初期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