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34:28
1、单选题 今年下半年来,云南鲁甸、景谷两地先后发生了6级以上地震。
| 发生时间 | 震中 | 震级 | 震源深度 | 伤亡人数 |
| 8月3日 | 鲁甸 | 6.5 | 12Km | 3872 |
| 10月7日 | 景谷 | 6.6 | 5 Km | 325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云南地震是亚欧大陆与南亚次大陆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挤压造成的,是板块消亡边界,A对。B、C、D错。
【小题2】两地都位于震中地区,A错。震级大,破坏力更强,不是伤亡少的原因,B错。可能是人口少,伤亡少,C对。震级高,烈度一般较大,D错。
考点:地震的成因,地震伤亡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地表崎岖,是由于
A.流水的搬运和侵蚀
B.风力的搬运和侵蚀
C.风力的沉积、流水的侵蚀和搬运
D.流水的搬运、风力的侵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是由于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泥沙在此沉积而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暴雨冲刷而形成,属于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而形成。
点评:本题属于主干知识的考查,需要注意黄土高原的成因与地貌形态成因的不同外力作用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
[? ]
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
B.“Ⅴ”形谷、海蚀穴、沙丘
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小题1: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小题2: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山麓冲积扇。正确答案选C。
小题2:乙图所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流水沉积。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