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34:28
1、多选题 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于地表的岩石有
A.玄武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流纹岩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又分为两类:喷出岩和侵入岩。
上地幔顶部的岩浆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就是侵入岩。岩浆由火山喷发出地表而形成的岩石就是喷出岩。典型的喷出岩是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因此选CD
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
点评:此类试题容易,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和地壳的物质循环有关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壳内部物质组成与循环过程知识点总结: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主要有氧、硅、铝、铁等元素组成的。其物质循环是指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真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的岩石在流失、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号入座。地貌景观神奇美妙,千姿百态,宛如人工雕刻,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请将图10中四地的地貌景观与地区、形成原因对号入座。
①黄河三角洲 ②云贵高原 ③夏威夷群岛 ④准噶尔盆地
A.流水化学溶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岩浆作用
D.风蚀作用
参考答案:①-丁-B;②-丙-A;③-乙-C;④-甲-D。
本题解析:①黄河三角洲-丁-流水沉积作用;②云贵高原-丙-流水化学溶蚀作用;③夏威夷群岛-乙-岩浆作用;④准噶尔盆地-甲-风蚀作用。
考点: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海陆交界处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11、图12,回答17~18题。
小题1:图1l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的热力作崩。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位置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数值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的数值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③的数值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总辐射较人,与④的数值大小有关
小题2:图12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火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断层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属丁二内力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区域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图中城市间距离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间将缩小 ②a、b间将增大 ③c、d间将缩小 ④b、d间将增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某些年份,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高,这一现象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增多
B.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洪涝
C.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干旱
D.我国北方易出现暖冬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b、c位于非洲大陆,de在南美大陆上。东非大裂谷是板块的张裂带,a、b间将增大;大西洋中脊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大西洋在扩张,b、d间将增大。选B正确。
【小题2】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是厄尔尼诺现象。这一现象发生时,美洲西部沿海由于水温上升,空气受热而多雨,东南信风减弱;我国在太平洋的西岸,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南方夏季多雨,出现洪涝;若发生在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暖冬。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和洋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