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中国地理》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5:34: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回答小题。

小题1:据图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
小题2: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1985~2005年全球海洋CO2浓度与pH呈负相关,而CO2浓度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小题2:全球海洋酸化不仅使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还会对以碳酸钙物质为主体的珊瑚礁产生腐蚀,增加了保护珊瑚礁的难度。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________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35 ° ;10 °; 10 °~30 °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材料反映环境管理的政治(行政)手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 ]
A、雪峰山
B、太行山
C、秦岭
D、巫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关于黄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土地的黄土是河流冲积而成
B、黄土是由东南风从干旱地区刮来的
C、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水土流失的结果
D、华北平原上的黄土是流水冲积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