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33:47
1、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天气。
(2)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3)图中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试分析形成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①?
??;
②?
?。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降水?
?变化大。
参考答案:(10分)(1)梅雨?
(2)C?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春旱有缓解作用
(3)D?①冬季,纬度较高,白昼短,太阳辐射量小,又紧临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 ②夏季,虽然纬度较高,但白昼较长,气温较高 。
(4)长?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三个地带部分指标比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影响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是
①科技水平 ②交通便利程度 ③资源的赋存 ④外商投资多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2:下列措施中,对促进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B.加大教育投入
C.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人员、运输线路、外资占全国比重均较大,中西部占比重小,所以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科技水平,①对。交通便利程度,②对。资源的赋存,东部不占优势,③错。外商投资多少,④对。所以C对。A、B、D错。
小题2: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资金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策的支持,而且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有了政策的扶持,国家划拨资金,基础设施等计划才能实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政府投资,见效最快,一个决策就完成了,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2.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E.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F.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G.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H.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该阴影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该区是红土的主要分布区,红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粘性差。多是中低产田不适合农业发展。
2.图示地区多为山区,地势陡峭,环境稳定性差。一旦开发山区煤矿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丘陵地区的自然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可以通过经纬度的定位推断出该区域,同时兼顾考查东南丘陵地区的相关自然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说出九江市地理位置的特点。(3分)
(2)说明庐山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3分)
(3)列举该区域东北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3分)
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所产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海上“陶瓷之路”曾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4)分析景德镇瓷器运输主要方式的变化及其对景德镇空间形态的影响。(6分)
抚州发挥“南昌近郊,闽台近邻”的区位优势,筑起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5)说出抚州承接产业转移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34.(共19分)
(1)亚热带;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或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每点1分,满分3分)。
(2)地壳运动使岩层形成断层(构造)(1分),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1分),不断受到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的塑造(1分)。
(3)发展立体农业(1分);发展特色农业(1分);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1分)等。
(4)历史时期:水运为主(1分),城区沿河向南、北两个方向延展(1分);
近现代:公路(1分)、铁路运输(1分)为主,城市以老城区为中心(1分),沿公路、铁路延展(1分)。
(5)促进抚州产业结构调整(1分);促进抚州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分);改变抚州地理景观(或增加环境压力、资源消耗)(1分);增加抚州劳动力就业机会(1分)。
本题解析:
(1)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或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属亚热带地区。
(2)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构造的断块山。地壳运动使岩层形成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不断受到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的塑造,形成今天庐山面貌。
(3)该区域东北部主要是低山丘陵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要提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综合利用多种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4)景德镇是我国重要的瓷都。“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说明历史上景德镇的瓷器已经远销海内外。历史时期:瓷器运输以水运为主,早期城区沿河向南、北两个方向延展;近现代:瓷器的运输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城市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公路、铁路延展。
(5)抚州发挥“南昌近郊,闽台近邻”的区位优势,南昌是江西省会城市,经济发达,闽台是早期开放地区经济发达,抚州近南昌,又近闽台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承接南昌及闽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能促进抚州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抚州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增加抚州劳动力就业机会;改变抚州地理景观,同时增加了环境压力、资源消耗。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8月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
材料一:俄罗斯紧急情况部8月21日说,在过去的一天里,森林及泥炭火灾面积继续减少。与前一日相比,着火面积减少3000公顷。目前全俄境内仍有498个着火点,其中森林火灾463处,总面积5.32万公顷;泥炭火灾35处,总面积309公顷。
材料二:莫斯科夏季气温多年平均仅有23℃,但最近每天的最高气温都在35℃左右,甚至达到40℃。入夏以来,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俄罗斯专家指出,俄罗斯目前遭遇的酷暑是千年不遇的,完全是史无前例。
材料三:因森林大火烧毁了部分农田。8月5日,俄罗斯政府决定暂时禁止粮食及粮食产品出口。截至8月5日,俄已有28个地区遭受旱灾,20%可耕种土地受灾。
材料四:莫斯科地区的热浪和干旱已经持续近两个月,6月份最高气温打破纪录两次,7月份打破纪录10次,包括绝对最高气温。由于莫斯科和莫斯科州被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包围,莫斯科地区居民受烟雾困扰已经半个多月之久,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时超过正常值6.6倍。
小题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中事件有关联性,从气候角度分析此次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的原因。
小题2:根据材料三分析俄罗斯的农业地域类型、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及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小题1:此次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范围大,主要由高温干旱引起。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草原,降水较少且降水不稳定,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容易引发火灾。
小题1: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
区位优势:俄罗斯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粮食出口市场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不利条件:地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降水变率大,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的地理环境。
小题1: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因素,可结合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高温。故森林火灾易发。
小题1: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大规模的种植旱地作物(小麦、玉米等作物),而且商品率较高,可见为商品谷物农业。结合俄罗斯的气候环境: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故只适宜旱作农业的发展,故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分布地区:东欧平原的南部和中部;国土的西南部地区。西部降水较多(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南部热量较充足 。俄罗斯的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人地关系、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等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