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33:26
1、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4分)
参考答案:(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1分),造成土壤盐碱化(2分);
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1分),产生水土流失(2分)
(2)土壤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答出2点即可得4分)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答出2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甲地主要位于平原地区,由于春秋季节,气候较干旱,而不合理灌溉则导致了地下水位上升,则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乙地位于丘陵地区,若丘陵地区,陡坡开荒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且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多暴雨,故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2)治理措施应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故对土地盐碱化,主要应从合理灌溉,改进灌溉技术等方面分析。而对水土流失,应结合植被保护,建防护林体系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冲积岛
小题2: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A.观察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岛的开发。
小题1:图示三沙市下辖的岛屿主要是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海域,岛屿面积多较小,海拔较低,故判断为多珊瑚岛。
小题2:三沙市的成立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南海的岛屿和海洋权益的管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 。
(2)图中伞表示的是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____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只少两点)
参考答案:
(1)(南极上空)臭氧层受到破坏?。
(2)臭氧层;?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3)?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等。(只要合理就可给分,每答到一点可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
B.“三低”模式
C.高增长模式
D.增长下降模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表格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某周周报表(API—空气污染指数)
| 城市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重庆 | 太原 | 大连 | 南宁 | 杭州 | 合肥 | 武汉 | 长沙 | 成都 | 兰州 | 福州 |
| API | 120 | 75 | 40 | 180 | 230 | 35 | 70 | 40 | 72 | 134 | 128 | 98 | 270 | 36 |
| 空气污染指数API | 空气质量状况 | 对健康的影响 |
| 0—50 | 优 | 可正常活动 |
| 51—100 | 良 | |
| 101—150 | 轻微污染 |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
| 151—200 | 轻度污染 | |
| 201—250 | 中度污染 |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
| 251—300 | 中度重污染 | |
| ≥300 | 严重污染 |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参考答案:
(1)河谷地形,(2分)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2分)
(2)调整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防治工业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控制机动车污染;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绿化。(任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兰州、太原、重庆、武汉等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别严重。这些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除了因为是重要工业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大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地形有关。兰州位于黄河谷地中,太原位于汾河谷地中,重庆、武汉位于长江谷地中,河谷和山谷地形易产生逆温现象,河谷和山谷地形闭塞、大气流通不畅,污染的空气不容易扩散,世界上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大都发生在谷地或盆地中。
(2)要防治大气污染首先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重污染工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等能源的使用),控制机动车污染,调整工业布局(把污染工厂迁移等),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通过增加对污染物的吸收(加强绿化等),减少大气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