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5:30: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2.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说法是
A.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B.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C.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D.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人均用电量会呈下降趁势
E.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它在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F.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
G.人均电力消耗多,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H.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1. BC
2. A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正相关,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反而随着人均GDP的升高,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2.此图给我们的启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它在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开始试运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乘坐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高原列车,游客不仅能饱览青藏高原绚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味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藏民族文化。
?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高原铁路。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 “到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有民谚如此形容青藏线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昆仑山到唐古拉山,沿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这里高寒缺氧,但景色摄人心魄。高原天空瞬息万变,时而碧空如洗,时而乌云密布,真可谓是“六月飞雪、一天四季”啊。

(1)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世界性巨
? 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致位于下图的_____点附近。
(3)地球运动到_____点附近时,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 是_________________。
(4)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试分析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
(2)C
(3)A;昼短夜长
(4)青藏铁路的建设,能为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资源优势得以更充分发展;可以
? 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能加快开
? 发青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 还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言
? 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12示意某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
小题1:该国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作物主要为(? )
A.玉米
B.水稻
C.葡萄
D.香蕉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城市密集、邻近市场,乙区远离市场
B.甲区地势低平,乙区地势较高
C.甲区终年温和湿润,乙区夏季高温少雨
D.甲区技术水平高,乙区生产历史悠久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乙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主要农作物为葡萄。
小题2:图示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形成地中海式农业生产,而甲位于法国北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湿润,故形成了两地的农业生产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农业发展缓慢,后来成为“鱼米之乡”,是由于
[? ]
A、气候变干
B、耕地面积变大
C、生产力水平提高
D、饮食结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1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6%,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
①南部地区?②铁路沿线?③畜牧区的中心?④沿海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2:该国
A.南部年降水量比北部丰富
B.水库水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C.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处于现代型
小题3:下列城市最适合发展炼铝工业的是
A.E
B.F
C.G
D.H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城市符号判断,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特别是铁路沿线和沿海地区。所以C对。北部的畜牧区城市少,③错。A、B、D错。
小题2: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国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沿岸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短,离海洋远,降水较少,A对。水库的水通过河流进入海洋,参与海陆间循环,B错。非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C错。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是过渡型,D错。
小题3: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应靠近能源产地。H地附近铝土矿丰富,又临近水电站,能源充足,最适宜发展炼铝工业,D对。E铝土矿丰富,但能源缺乏,不适宜。F、G两地原料、能源都缺少,所以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