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30:42
1、单选题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近20年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从环境中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并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类试图征服自然,故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面三题。

[? ]
[? ]
[? ]
参考答案:1、D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要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材料二:下图中M 为丁地2010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比重示意图。
(1)说出制约乙港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丙港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丁地2010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比重,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甲城市需布局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地中选出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乙港海水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港海水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
(2)市场、交通
(3)①?;理由:避开盛行风向(东亚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火力发电厂只能分布在①③;在城市热力环流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第1~2题。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以下对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题。
小题1:上图中的地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小题2: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小题3:该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柑橘林分布判断,该地区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只有两广丘陵符合。
小题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且地形类型多样,故物种丰富,A正确;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如春季的低温冻害,夏季的伏旱灾害等,B错误;该地区的自然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C错误;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故水土流失严重,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D错误。
小题3:结合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故可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既利于保持水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农作物类型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我国区域地理概况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