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7-03 05:27: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农村目前仍有许多地方使用农作物秸杆作燃料,回答27-28题:
小题1:将秸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A.产生炊烟,污染环境
B.导致水土流失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小题2:从生态角度看,农作物秸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
A.发展沼气
B.编织工艺品
C.焚烧回田
D.饲养牲畜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文题。
1.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
E.Ⅰ阶段
F.Ⅱ阶段
G.Ⅲ阶段
H.Ⅳ阶段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人口的出生率约0.8%,死亡率约0.4%,自然增长率就是0.4%。所以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因此人口增长缓慢。选择D项。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模式,与Ⅱ阶段相符。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乌克兰大平原、中国东北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它们在开发过程中都曾经受到过黑土流失的严峻考验。乌克兰东部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
材料二?乌克兰地区图.

材料三:?甲和乙两城市的气候数据统计

甲气象站位置:(44.7°N,34.1°E),海拔181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0.3
0.3
3.6
10.2
15.2
19.1
21.4
21.0
16.6
10.8
6.3
2.4
降水量(mm)
42
33
37
33
44
53
55
41
37
32
44
54
?
乙气象站位置:(51.5°N,31.3°E),海拔141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1
-5.6
-0.6
7.8
14.4
17.6
18.7
17.7
12.8
6.8
1.2
-3.3
降水量(mm)
42
36
35
42
45
79
83
67
42
35
48
47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平原土壤侵蚀以___________侵蚀为主,三江平原以___________侵蚀为主,乌克兰平原侵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资料中的数据,对比分析甲和乙两城市气候的差异。
(3)20世纪90年代,黑海水质开始恶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海,分析其水质变化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风力,流水。地势平坦;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多大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2)从气温方面看:甲年平均气温比乙高;甲气温年较差比乙小或甲为21.7℃,乙为25.8℃。
从降水方面看:甲的年降水量比乙少(甲年降水量为505mm,乙为601mm);甲比乙降水季节变化小。
(3)黑海比较闭塞,海水与外界交换少,自净能力弱;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入。
措施:实行清洁生产;建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合作,共同治理污染。


本题解析:
(1)乌克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降水较少,多大风天气,故而外力侵蚀以风力为主,而三江平原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以流水侵蚀为主。侵蚀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从气候的角度入手分析;人为原因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来分析。
(2)比较气候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分析,如降水量的大小和时间分布、气温的高低和温差的大小等方面。
(3)黑海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和工农业生产排放污水有关。另外,由于黑海水域较封闭,和外界水体交换少,海水的自净能力低,使得海水的污染更为严重。治理的措施应从生产的环节减少污水排放量,或对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某市政府的实施项目,今年将新增绿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23%。回答问题。
小题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小题2:为保持城市绿化,使用杀虫剂导致地下水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环境保护。
小题1:选项中提到的光污染、光化学烟雾等是很难通过绿化面积的提高来解决的,而绿色屋顶对近地面的可吸入颗粒物问题影响不大;故选B项。
小题2:相比较而言,人工草地使用杀虫剂,对地下水的污染会非常严重。其他几种绿化中,使用杀虫剂主要污染空气。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选修6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北京的“蓝天工程”
据新华网报导:?机动车尾气对北京空气污染的“贡献率”占到40%到5 0%,更是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浓度增大的主要原因.北京市为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减少机动车出行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专家表示,2008年北京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力度要大很多,所以奥运期间由机动车尾气带来的“贡献”也会大大减少.到2008年9月30日,北京市当年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累计达208天,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是北京绿色奥运“蓝天工程”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我国已将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并提出了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目标.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来源和产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4分)
(2)防治大气污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污染物来源:汽车尾气;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家庭生活产生的废气。(答对两点给两分);(2分)
主要危害:光化学烟雾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刺激人们的眼鼻和上呼吸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损坏文物古迹。(两方面各给1分,共2分)
(2)主要防治措施:实行单双号交错上道,隔天行驶,减少车辆出行;关停并转排放废气较多的工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废气排放;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若答对3点即给6分)(若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来源有汽车尾气;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家庭生活产生的废气。产生的危害主要有光化学烟雾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刺激人们的眼鼻和上呼吸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损坏文物古迹。
(2)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防治大气污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实行单双号交错上道,隔天行驶,减少车辆出行;关停并转排放废气较多的工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废气排放;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