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26:35
1、综合题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800~1600mm。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
图1: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材料二:
图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材料三:
图3: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
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增大
(3)BCD
(4)自然因索: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16~18题
小题1: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
C.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
D.洞庭湖湖水变浅
小题2:洞庭湖四周的地势大致是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四周高中间低
小题3: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B.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反映,洞庭湖的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洞庭湖的湖水变浅。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洞庭湖周围的水系分布状况,湘江、资水、沅水等从四周注入洞庭湖,则洞庭湖地势为四周高中间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回答5-7题
小题1: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小题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石漠化
B.华北地区——次生盐渍化
C.青藏高寒地区——沙漠化
D.西北地区——红漠化
小题3: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其主要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
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
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
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风蚀作用。气候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风蚀作用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我国荒漠化的分布。西南喀斯特地形区为石漠化;华北地区因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沙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红漠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澳大利亚严重土地荒漠化少,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共同结果。引起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因为地处内陆而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已具有较发达的农业,但当时并未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西洋参
C.马铃薯
D.蔬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人口较少,农业较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