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24:12
1、单选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时间长度T为( )
A.1太阳日
B.1恒星日
C.1回归年
D.1恒星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时间长度T从秋分日经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到次年秋分日,正好是一个完成一个回归运动,故时间长度为1回归年。
考点:该题考查回归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出现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 ]
A、耀斑
B、太阳风
C、黑子
D、日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左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图完成以下活动。(10分)

⑴ 此时A点地方时为 点,A点日出方位为 。B点日落时刻是 点。
⑵ 左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 C与D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更长的是 。
⑷ 该日,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⑸左图所示季节,西安的气候特点是
参考答案:⑴15点:东北:21点
⑵夏至
⑶ D,D,C。
⑷①,慢
⑸高温多雨
本题解析:从日照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北极圈内有极昼产生,日期应该是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日出东偏,日落西偏北。再根据日照图中的经纬分布的规律可以判定A的经度为东经900,其地方时为15点,B的地方时为21点,且B正处在昏线上。C在北极圈上,D在赤道上,根据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可知,纬度越低,其线速度越大。所以D的线速度较C大。这一天C与直射点(北回归线)的纬度差=66034′-23026′=43008′,而D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3026′,所以D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C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根据地轴倾斜的方向及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可知右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夏至日、春分日、冬至日及秋分日。因为此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正处在绕公转的远日点附近,所以其公转速度应该较快,并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夏至日,西安(温带季风气候)正值高温多雨时期,
考点:日照图的判读及地球绕日公转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通过对北半球夏至日的日照图及地球绕日公转图的判读,考查了考生对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日出与日落方位的判定、正午太阳度的计算、地球自线速度大小的比较,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地球绕日公转运动的规律等众多知识点的考查,试题涉及到知识点多,面广,对于高一的考生来说时空的想像难度较大,试题属于难度较大的中高等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最有可能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黄赤交角为地球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
【小题2】黄赤交角的度数为回归线的纬度,图中P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太阳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
考点:地球的公转。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农民正忙着剪羊毛
B.晨昏线与地轴之问的夹角呈缩小趋势
C.天山牧民在针叶林带以上牧场放牧
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小题2】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也增长
【小题3】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再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
A.丁一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地球公转到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之间,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晨昏线与地轴之间夹角呈缩小趋势,春分日时最小;天山牧民在山麓地带放牧;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出现在秋季;澳大利亚剪羊毛自8、9月份。
【小题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范围都增大;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也增长。
【小题3】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在1月初,较慢在7月初,四段距离相等,则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时段,用的时间最小,图中丁一甲段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用时少。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公转位置及速度及黄赤夹角。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