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5:23: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都市圈是城市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呈现的空间结构模式。下列两图分别表示长三角、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第问题。
1.对两都市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与长三角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3.发展都市圈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长三角都市圈是“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发展模式
B.湘中都市圈是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C.交通是连接城市的发展轴
D.两都市圈都有成熟的城市体系
E.城市职能更全
F.服务范围更广
G.城市问题较少
H.交通更发达
I.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和合作
G.城市内部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
区域交通网建设和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1.根据图示分析,湘中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并未形成。
2.与长三角都市圈相比,湘中南城市圈还处于城市圈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数量和规模还较长三角小,故选C项。
3.发展都市圈主要考虑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区域发展留有余地,区域交通和环境问题,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题。
1.上图说明该地区2.与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3.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出现负增长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是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E.阿根廷
F.印度
G.英国
H.美国
I.①②
G.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总人口2500万,城市人口约占2200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地区、国家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故A项正确。
2.计算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近90%,应为发达国家,英国最符合。
3.城市化的发展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通过“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来考查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地区间的差异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属基础知识题,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而世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是英国。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抓住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和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概况即可判断。本试题还可结合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特征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1988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10%
B.20%
C.30%
D.40%
E.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出现负增长
F.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在提高
G.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
H.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I.①②③
G.②③④
③④⑤
②④⑤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准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1988年的乡村和城镇人口数据可计算得到结果。
2.通过数据的变化分析,该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一直增加,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有关,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乡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大量涌向城市造成的。
3.本题主要考查推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因素,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都会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使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考点:本题组以柱状图数据考查城市化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主要掌握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并掌握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等基础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城市规模的费用/效益曲线”,完成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该城市人口控制的合理范围是
A.城市人口越多,费用越高
B.城市人口越少,效益越高
C.城市费用和效益高低与人口数量无关
D.城市费用和效益高低与人口数量关系密切
E.O—P1间
F.P1—P3间
G.P2—P4间
H.P3—P4间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城市人口规模)。结合图中两条曲线,反映了城市人口规模既不能太少,在O-- P1间,费用大于效益,不合理;人口规模也不能太大,P3—P4间也是费用大于效益,不合理。故合理的人口规模为P1—P3间?,效益大于费用,合理。
2.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城市人口规模)。结合图中两条曲线,反映了城市人口规模既不能太少,在O-- P1间,费用大于效益,不合理;人口规模也不能太大,P3—P4间也是费用大于效益,不合理。故合理的人口规模为P1—P3间?,效益大于费用,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