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23:05
1、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下面各题。
1.由甲到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2.下图中阴影表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叙述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E.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商品率高
F.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G.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H.丁地区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由甲到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根据图示:甲为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乙为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牧牛为主;丙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丁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灌溉水源缺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面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3.b 图中距市中心 8 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a—d 一 b 一 c
B.c 一 d—b—a
C.d—b 一 c 一 a
D.a—c 一 d 一 b
E.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F.逆城市化
G.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H.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I.商业区
G.行政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
1.城市化的初期,距市中心越近,则人口密度越大,但随着市中心的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则市中心人哭逐渐较少,而郊区人口逐渐上升。
2.该过程即为逆城市化现象。
3.由图示反映8KM处,人口密度最大,故适宜住宅区布局。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1982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2.该国家可能是3.1982年-2006年,该国城市化总趋势表现为4.目前该国城市化进程可能是
A.10%
B.20%
C.30%
D.40%
E.美国
F.中国
G.印度
H.墨西哥
I.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G.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进入老龄化阶段
滞后城市化
虚假城市化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4.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所以1982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2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该国城市化起步晚,为发展中国家,该国城镇人口增加迅速,所以可能为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该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属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有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而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城市化的速度,出现虚假城市化的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2.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到a变化最主要的原因
A.①
B.②
C.③
D.④
E.交通运输更便利
F.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G.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H.地租价格逐步降低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产品价格高于成本的地区,获得利润最大的地区,图中四地,只有①成本低于产品价格,而②、③、④三地都高于成本价格,会产生亏损,所以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①地。
2.b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但地价昂贵,a位于城市外缘,地价低,成本低,所以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到a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租价格逐步降低。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工业布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此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