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地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5:19: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为某区域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约为2.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出现逆温的是
A.1300~2000米
B.1000—1300来
C.500~1000米
D.200~500来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分布和读图分析能力。
1.根据温差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即高度相差1000米气温相差6℃,可计算出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
2.④地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要高于周边,该处很可能为小盆地,在山区夜晚山风沿山坡而下,易在山谷和盆地中形成逆温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及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MN、XY两条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在剖面图中对应的是
A.①、③点
B.②、④点
C.①、④点
D.②、③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a b c d的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定只有b处的等高线凸向高值,根据“凸向高为低”的原则可知,b处为山谷,有可能发育成河流。其它三点均不可能。
小题2:图中MN、XY两条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处,为一个鞍部,从XY方向看去地势相对较低,应该对应的是④;从MN方向看上去,地势相对较高,应该是①。故选C
点评:本组题关键是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③地形区的名称为?
A.渭河谷地
B.汉中谷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小题2: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沿106.5°E经线穿过四川盆地,图中②是秦岭,③地形区是汉中谷地;
小题2: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因为④地位于两座山脉的南侧,地形削弱了冬季风的南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3分)

(1) 五一期间,英才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攀登玉峰活动,欲从A点沿游览步道到达D点,请你从甲、乙两条线路中任选其中一条,说明其主要利弊。(6分)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计划在图示区域开发竹排漂流揽胜项目。设计有两套方案,一套是AC段,一套是AB段。如果你来选择,该选择那套方案,并说明选择理由。(4分)
(3)有关部门计划建设一条从丙地沿直线到达D处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附近兴建旅游度假村。请计算索道线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并说明丙地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条件。(3分)


参考答案:
(1)沿线路甲:利:线路坡度较平缓;(2分)景点类型较多;(2分)弊:路程较长。(2分)
沿线路乙:利:路程较短;(2分)弊:线路坡度较陡;(2分)景点类型较单一。(2分)
(2)AB段。(1分)理由:图中两河段水平长度大致相当,(1分)AB段落差小(AB段落差约为300米,而AC段落差约为700米),作为大众化旅游项目,AB段比较安全;AB段沿途游客比较多,经济效益高;AB段沿途风景名胜多,既可以漂流,又可以沿途欣赏风景。(答出3点即可)
(3)水平直线距离:4—4.5千米之间均正确。(1分)
有利条件:海拔较低;(1分)坡度较平缓(或较平坦开阔)。(1分)


本题解析:
(1)游览线路主要比较沿线坡度的陡缓、线路的长短、游览景点的多少等。甲线路线路较长,但沿线坡度较缓,沿线既有自然景点,也有人文景点,景点类型多样;乙线路虽然路程较短,但沿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沿线只有自然景点,缺乏人文景点,景点类型单一。
(2)竹排漂流揽胜项目主要考虑可观赏性、探险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AC和AB段线路长短相当,AB段的落差小(AB段落差约300米,AC段落差约700米),探险性不高,但安全性高,且沿AB段有众多的观赏景点,观赏性要高。综合评估两线,AB段的经济效益要高一些,所以首选AB段方案。
(3)在图上首先量得丙到D的图示直线距离约为4.3厘米,根据图下的比例尺,计算得两地的直线距离约4.3千米。丙处海拔较低,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兴建度假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温的垂直差异
B.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C.地震波速度的垂直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以两个不连续界面为界划分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