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16:48
1、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变暖的热力原因为: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给大地,使近地面气温升高,图乙中④为大气逆辐射,D正确。
小题2:“地球变暗”即大气能见度降低,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削弱了,即图乙中的②(大气的反射作用),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无风的地方点燃蚊香,只见烟雾总是先上升,但只能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是因为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四周分散流动
D.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四周分散流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点燃蚊香,则空气受热上升,而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高空形成高压,即较同一水平面的周边地区气压高,进而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导致空气向四周分散。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 实验原理分析。
某学生在做一个实验。
实验用材:
? 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少量)、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将温度计A、B分别放在其上。
Ⅱ: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温度计A上。温度计B无任何遮盖物。
Ⅲ:将两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作出分析:
(1)3小时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
(2)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原理,请你作出简要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上,尤其在北方地区的秋冬季节,可以抵御________和________等气象
? 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参考答案:(1)A
(2)温室效应(或保温作用),塑料瓶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来,使地面温度增高,地面放出的长波
? 辐射却很少能穿透塑料瓶,从而把热量保留在瓶中使温度升高。(言之有理即可)
(3)霜冻;寒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增强④辐射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①代表地面辐射,②代表大气逆辐射,③代表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④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根据箭头的宽度分析,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大气热量来源主要是地面辐射。所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①,A对。
小题2:燃烧柴草的做法,可以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尘埃的含量,从而增强大气的逆辐射②的强度。减少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这是大气的保温效应,可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B对。不能增强①辐射,A错。也不能增强③辐射?、④辐射,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
A、红外光
B、紫外光
C、可见光
D、以上三个都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