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9-07-03 05:16: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板块张裂处可形成(    )
A.海沟
B.裂谷
C.岛弧
D.海岸山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板块张裂处易形成裂谷和海洋;大陆和大洋板块挤压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因此选B项。
考点:板块运动与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
B.阿拉伯半岛
C.斯里兰卡岛
D.中南半岛
【小题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A.海岭和海沟
B.岛弧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岛弧和裂谷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斯里兰卡岛都在印度洋板块上,中南半岛在亚欧板块。选D正确。
【小题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两板块的交界带形成岛弧带、海沟;海岭是大洋中脊,是板块的张裂带;裂谷是板块的张裂带,不是碰撞挤压带。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板块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6分)
(3)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请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4分)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地处低纬(2分),北部高山对冬季风的阻挡(2分),冬季温暖;?地势高(2分),多雨(2分),夏季凉爽。
(2)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2分)(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山体)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2分)而冰雪融水与大量的降水提供了足量的下渗水源。(2分)
(3)墨脱北侧的雪山,海拔高,每年5月至11月,冰雪消融,公路能够通行(2分),但此时雪山南坡的墨脱一带属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正好进入雨季,冰雪消融和泥石流毁坏公路严重,交通中断,故此时段是北通南不通。(2分)反之则南通北不通。
(4)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工程难度大,建设物质运输距离长,(2分)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2分),人口少,电力需求量小(2分)。


本题解析:
(1)分析气候特征主要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读图可以看出墨脱位于内地,不必考虑洋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从图中墨脱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出墨脱地处低纬,加之北部高山可以阻挡冬季风,冬季气候温暖,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夏季凉爽,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2)从图中可以看出嘎隆拉隧道位于青藏高原边缘,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山体岩层破碎,造成地表水大量下渗,该地区高山上有大量冰雪,形成融水,该地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造成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涌水、渗水现象。
(3)墨脱北侧的雪山,海拔高,每年冬半年(12月至次年4月)山上冰雪封冻,不能通行,每年夏半年(5月至11月),冰雪消融,公路能够通行,而雪山南坡的墨脱一带正好相反,南坡属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半年(5月至11月),进入雨季,冰雪融水和雨水已形成山洪,引发泥石流毁坏公路严重,交通中断,不能通行,冬半年(12月至次年4月)进入少雨季节,自然灾害较少,可以通行,因而该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是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建设物质运输距离长,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加之该区人口少,电力需求量小,市场狭小,所以该地目前没有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计划。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1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1                            图2
【小题1】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小题2】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5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和④
D.④
【小题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甲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的地质构造为断层,丙的地质构造为背斜,丁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所以选D
【小题2】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可知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所以④为岩浆,③为变质岩②为岩浆岩①变质岩,丙处岩石是石灰岩为沉积岩,则选A
【小题3】丁为谷地,丙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热量和水分有关,全球气候变暖使温度升高,导致同一自然带分布增高,选C;垂直带谱不变,所以A、B 错。
考点:地质构造;地壳物质循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图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A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两处处在河道弯曲处,其中①处在凸岸,沉积作用明显,②处在凹岸,侵蚀作用明显。
【小题2】 ①处在凸岸,沉积作用明显,河岸较缓,②处在凹岸,侵蚀作用明显,河岸较陡。
考点: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