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12:39
1、单选题 郓城(115°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6月22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2.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A.23°26′
B.11°34′
C.66°34′
D.59.7°
E.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F.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
G.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
H.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要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可以通过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来实现。根据题意,图中∠H为该地6月22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α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它与∠H互余。∠α=90°-∠H=90°-(90°-纬差)=纬差,纬差为该地35°N与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3°26′之差,其值为11°34′。
2.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为12月22日左右。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地区冰川融化较多,坍塌入海漂浮在南太平洋的冰山就较多,所以A项正确。松花江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在春季。黄土高原此季节降水较少,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弱。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为冬小麦,返青季节为当地的春季。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世界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某校(30°N,113°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a=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小组每天量测OP′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28
C.11:20
D.11:00
小题2: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所得竿影长OP′、正午太阳高度α有以下特征:
①竿影长OP′一直指向正南;
②竿影长OP′为一日日影最短;
③竿影长OP′一直指向正北;
④正午太阳高度α为一日中最大。
①②③④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
小题1:测定正午太阳高度应在当地正午12时,当地的经度为113°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113°E时间早28分钟。
小题2: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故杆影应朝向正北,①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起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面对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成都(30.7°N,104°E)日出时刻7时零4分(北京时间)这一天,世界四个著名城市与成都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和日出时间差值(T)图(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为正,小于为负;日出时间早于成都为正,晚于为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城市,正确的一组是
A.惠灵顿、新加坡、开罗、华盛顿
B.悉尼、雅加达、伦敦、巴西利亚
C.堪培拉、东京、莫斯科、圣保罗
D.开普敦、曼谷、柏林、圣地亚哥
小题2:成都到图中②城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00千米
B.3600千米
C.4200千米
D.500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成都(30.7°N,104°E)日出时刻7时零4分(北京时间),则成都日出的地方时为6:00,则成都该日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59.3°。①②两地日出早于成都,位于成都的东方;③④两地位于成都的西方。②④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纬度较低,①③两地纬度高于成都。选项中惠灵顿、悉尼、堪培拉位于成都的东方,纬度较成都纬度高;②地纬度低,纬度越为6°,所以只要雅加达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成都与②地日出时刻差异较小,经度差异小,两者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24°,②距离赤道的纬度差为6°,所以与成都的纬度差约为37°。距离约4000km。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参考答案:(1)角速度:甲=乙>S;(1分)线速度:甲>乙>S。(1分)
(2)日出时间:乙地8时,(2分)丙地6时,(2分)乙地比丙地晚2个小时。(2分)
(3)A(2分) 地球自转(2分)
(4)略。(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利用及学生的绘图能力。第(1)题,结合甲、乙、S三地的纬度位置和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判断。第(2)题,结合昼弧长短判断白天长短,白天越长,日出时间越早。第(3)题,旗杆日影的周日移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影朝西南,日落西北,日影朝东南。第(4)题,画图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180°上的地方时为12时,赤道上昼夜平分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