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04:27
1、单选题 读某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
1.形成该自然景观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为
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海拔高度?④山坡朝向2.该山地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落基山脉
F.天山山脉
G.喜马拉雅山脉
H.阿尔卑斯山脉
2、单选题 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回答以下各题。
1.表中甲、丁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2.与表中乙、丙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E.荒漠、落叶阔叶林
F.温带草原、针叶林
G.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H.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单选题 ?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据此回答1—3题。
1、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
D.气候只能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气候湿热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酸性土壤
B.气候干旱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碱性土壤
C.火山爆发喷出的尘埃在大气中滞留会削弱太阳辐射和降低当地气温
D.生态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地貌变化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四个空格中填出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说,生物出现后,自然界中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改变了?圈、?圈和岩石圈。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合成?,同时把?能转化成?,贮藏在有机体中。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从土壤中吸收?,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在陆地上出现以后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B.动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动物分布类型的名称来表示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更大
D.由于动物影响环境,故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5)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是进行作用的结果,而地球上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氨和水汽。
5、单选题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E.山东丘陵
F.江南丘陵
G.刚果盆地
H.西欧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