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5:04:27
1、单选题 在温带大陆东部和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只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东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西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在亚寒带大陆的东西部都有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大陆东部和西部都有分布,且在大陆的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在大陆的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气候。故选C
考点:自然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带的空间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类型,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自然带的空间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全磷(TP)的水平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湖区表层沉积物中全磷的水平分布特征是( )
A.总体从湖区四周向湖心递减
B.自湖区西北向东南递减
C.湖区东西部含量低,中部最高
D.湖区南北含量高,中部低
小题2:该湖区已成为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的重度富营养化草型湖泊,并向芦苇沼泽—碱篷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例可知,湖心沉积物中全磷的含量比较低,总体上由此向湖区四周递增。
小题2:由题中信息可知,湖区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带动了相关地理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性的表现。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的实例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水分在地表结冰不易下渗导致土壤缺水,但又不宜灌溉。为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中央气象台适时发布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预报。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灌溉气象等级的分布与下面地理分布规律相近的是2.造成甲地灌溉气象等级与同省中西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E.冬季风影响大,气温更低
F.受海洋调节大,气温更高
G.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遇地形抬升降雪量大
H.西北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遇地形抬升降雪量大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很容看出图中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分布主要是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符合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A正确。
2.根据图中各省份的轮廓不难看出甲所处为山东省,其东、南、北三面临海,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为中间高,北、东、南低,且在沿海有平原分布。山东省从西向东的灌溉气象等级依次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甲属于不适宜区。该区域在图中所提的“2月20日--24日”时为冬季末期、春季初期,结合气候类型,其盛行风向为西北季风,在经过渤海后增加了大气中水汽的含量,等到达甲区域时,受到甲地地形抬升影响,形成地形雨,主要是降雪量较大,此时结合材料中的“水分在地表结冰不易下渗导致土壤缺水,但又不宜灌溉”故甲地为不适宜区。而山东省中西部也受西北季风影响,但没有经过渤海的西北季风比较干燥,降水少,而此时气温已经开始回升,适宜灌溉。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均衡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